文档详情

2012届高三周测物理题.doc

发布:2017-07-11约2.9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届高三周测理综物理题(一) 命题人:梁植焕 13.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能级降低 B.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C.核外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D.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减小 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如图所示的过程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则在这一过程中气体 A.向外界放出热量 B.对外界做了功 C.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密度减小 15.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引起的福岛核泄漏,目前事态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该次核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碘13l和铯137。下述关于放射性物质辐射出危害性放射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通过核裂变释放出来的 B.是通过核聚变释放出来的 C.是通过核衰变释放出来的 D.放射线主要由中子流和质子流组成 16.一个电子(忽略电子重力)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则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此空间可能只存在电场 B.此空间一定不存在磁场 C.此空间可能存在方向重合的电场和磁场 D.此空问可能存在正交的磁场和电场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l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所有的永动机都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都不能制作成功 C.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成功地对光电效应进行了解释 D.在相对论中,运动中的时钟会比静止时走得快 18.如图所示,Ll和L2是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乙是电流互感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b;已知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则 A.输电线路的输送电压为 B.输电线路的输送电流为 C.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为 D.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为 19.人造地球卫星可在高度不同的轨道上运转,则下述关于地球卫星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运行周期可以是60分钟 B.运行速度都不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运行半径越大,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越大 D.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卫星都是同步卫星 20.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忽略重力)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空间环形电流。已知粒子的运行速率为v、半径为R。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速率v增大时,运行周期T保持不变 B.在时间t内,粒子转过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 C.当速率v增大时,环形电流的强度I随之增大 D.该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2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分别是图中的 34.(18分) (1)(8分)某试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小车后面固定一打点计时器,通过拴在小车上的纸带,可测量小车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 ①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根据下图所打纸带的打点记录,小车此次运动经B点时的速度 m/s,小车的加速度___ m/s2。 ②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除了前面提及的器材及已测出的物理量外,实验中还要使用___来测量出____。 ③由于小车所受阻力f的大小难以测量,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需尽可能降低小车所受阻力f的影响,以下采取的措施中必要的是(双选): 。 A.适当垫高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使未挂钩码的小车被轻推后恰能拖着纸带匀速下滑 B.应使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加上传感器)的总质量M C.定滑轮的轮轴要尽量光滑 D.适当增大钩码的总质量 (2)(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一只苹果内,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水果电池”,其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有几百欧。现要求你用量程合适的电压表(内阻较大)、电流表(内阻较小)来测定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①本实验的电路应该选择下面的图甲或图乙中的( ) ②若给出的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A(0~20Ω)、B(0~3kΩ)。本实验中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通电前应该把变阻器的阻值调至____。 ③实验中测出六组(U,I)的值,在U—I坐标系中描出图丙所示的六个点,分析图中的点迹可得出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为E= V,内电阻为r= Ω。(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④根据你在①中所选择的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