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飞夺泸定桥》导学案
科目:语文
班级:四年级
课题:《飞夺泸定桥》
教者:宋宁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作思路,并注意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2.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作思路,并注意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导: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走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一个故事《飞夺泸定桥》。
2.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
二、预习检测:
1.了解飞夺泸定桥的的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泸定桥的险。
⒉ 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⒊ 题目中的“飞”意思是 ;“夺”意思是 。
三、合作探究:
1.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那么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吧!
2.给予学生自由充分地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组内及班级的汇报。
(学习生字,积累词语,划分段落,抓住文章描写桥险的句子在文中作批注、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重点“飞”和“夺”等)
3、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问题一:敌人的诡计是什么?敌我的力量对比怎样?我军决定怎样粉碎敌人的阴谋?
问题二:从哪里看出红军的速度快如“飞”?
问题三:我军被敌人发现时是怎么做的?敌人的反应说明什么?
问题四:文中哪些词表现了二连突击队战士的英勇?红军胜利夺桥的原因还是什么?
4.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并进行适当的指导。(特别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和脉络层次:决定夺桥----争抢时间----英勇夺桥---胜利过桥)。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习了本课,你想对红军叔叔们说点什么?
2、收集红军长征中感人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
《飞夺泸定桥》训练单
班级: 姓名:
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高山( )岭 翻山( )岭 心( )胆寒
千( )一发 ( )不顾身 ( )浩荡荡
水流( )( ) ( )耳欲聋 ( )盆大(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键( ) 湍( ) 钧( ) 链( )
健( ) 端( ) 均( ) 连( )
忘( ) 度( ) 撤( ) 震( )
妄( ) 渡 ( ) 澈( ) 振( )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2)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 )
(3)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部队,还会属于谁呢?( )
(4)河边载满了垂柳,柳枝迎风起舞,美极了!( )
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 ,踩着 继续前进。忽然,他们望见对岸出现了 ,像 ,分明是 。
2、向桥下一看,真叫人 。红红褐色的河水像 ,在几十丈的河谷里 , 到岩石上,飞溅起 ,水声 。
四、结合预习回答问题。
1、写出课文的写作顺序:
2、题目中的“飞”意思是 。
“夺”意思是 。
五、自读课文5---7自然段,回答问题:
1、把这一部分分成两层,并归纳出每层的主要意思:
第一层:
第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