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梁的静力学分析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程4:空间梁的静力学分析
问题阐述
有一曲轴结构及其简化的力学模型如图所示,其中,,,,,,,,,。对该曲轴进行分析,画出弯矩图和剪力图。(天津大学苏翼林编《材料力学》上册第204页例题11.5)
物理参数与几何参数
弹性模量取,泊松比取。将整个曲轴分为曲轴颈、曲柄和主轴颈3部分来处理。按照材料力学的知识可知分析过程中所需的参数:
曲轴颈:
主轴颈:
曲柄:
,
交互式的求解过程
创建节点
1.1 创建梁的各个节点
1.1.1创建力学模型上的A,B,C,D,E和F各点处的节点。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In Active CS。
在创建节点窗口内,输入节点号1,并输入0,0,0作为节点1的X,Y,Z坐标值。
按下该窗口内的Apply按钮。
输入节点号4,并在X,Y,Z后的编辑框内输入300,0,0作为节点4的坐标值。
按下该窗口内的Apply按钮。
输入节点号13,并在X,Y,Z后的编辑框内输入300,900,0作为节点13的坐标值。
按下该窗口内的Apply按钮。
输入节点号21,并在X,Y,Z后的编辑框内输入1100,900,0作为节点21的坐标值。
按下该窗口内的Apply按钮。
10.入节点号30,并在X,Y,Z后的编辑框内输入1100,0,0作为节点30的坐标值。
下该窗口内的Apply按钮。
入节点号33,并在X,Y,Z后的编辑框内输入1400,0,0作为节点33的坐标值。
按下OK按钮。
1.1.2创建力学模型上的AB,BC,CD,DE和EF线段上的各个节点。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Fill between Nds。
在图形窗口内,用鼠标选择节点1和4。
按下Fill between Nds窗口内的Apply按钮。
按下Create Nodes Between 2 Nodes 窗口内的Apply按钮,完成在节点1到节点4之间节点的填充。
重复上面的步骤完成节点4和13之间,13和21之间,21和30之间,以及30和33之间的节点填充。
1.2 显示各个节点
Utility Menu:Numberings
将Node numbers项设置为On。
Utility Menu:Plot→Nodes
Utility Menu:List→Nodes
对出现的窗口不做任何操作,按下OK按钮。
浏览节点信息后,关闭该信息窗口。
2.定义单元类型和材料特性
2.1 定义单元类型
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按下Element Type窗口内的Add按钮。
在单元类型库中,选择左侧列表中的BEAM单元家族,及右侧列表中3D elastic 4类型。
按下OK按钮完成单元类型的定义。
按下Close按钮关闭Element Type窗口。
2.2 定义材料特性
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
在材料定义窗口的右侧列表内选择: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
按下OK按钮。
在EX后的文本框内输入数值2e5作为弹性模量。
在PRXY后的文本框内输入数值0.3作为泊松比。
按下OK按钮完成定义。
2.3 定义几何参数
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
按下Real Constants窗口内的Add按钮。
输入几何参数号1。
依次输入AREA=78.540,IZZ=30.68,IYY=30.68,TKZ=5,TKY=5,IXX=61.360。
按下Apply按钮完成几何参数1的定义。
按下Real Constants窗口内的Add按钮。
输入几何参数号2。
依次输入AREA=36,IZZ=432,IYY=27,TKZ=3,TKY=12,IXX=91.044。
10.按下OK按钮完成定义。
11.按下Real Constants窗口内的Add按钮。
12.输入几何参数号3。
13.依次输入AREA=201.062,IZZ=201.062,IYY=201.062,TKZ=8,TKY=8,IXX=402.124。
14.按下OK按钮完成定义。
15.按下Real Constants窗口内的Close按钮。
3.创建单元
3.1 创建单元
3.1.1 创建主轴颈(AB和EF两条线段)单元
Main Menu:Preprocessor→Create→Elements→Elem Attributes
选择几何参数号1。
按下OK按钮。
Main 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