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爱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分析报告
题 目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
姓 名 葛欧翔
学 号
专业班级 经济管理 1113
所在学院 商学院
2012年 4 月 25 日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
—记五千的浮世犹生
爱情,这两个刚刚走出我们禁忌之海的字眼会给人一种熟悉却陌生的感觉。他时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从彼方温馨,此方的甜蜜,以及隐隐约约的若即若离,用那么一句犹在我脑海中的话语来阐释,就是“爱情,尝起来是如此苦涩,可是细细品味却又是难以忘怀的甜蜜”。如饮茶,如食苦瓜,却又不是纯粹的苦尽甘来。我想,我需要在古今之作中慢慢寻觅。
中国的礼制成于周,正于汉,胜于宋,造极于明清,旋即毁于五四。我不知道在这样深深地传承中会出现怎么样的文化差异,但我喃喃不忘这人之本性如何以不同形式展露属于自己的一片光彩。
虽说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传承,但真正可以令人细细咀嚼的却是从周开始,周末的春秋战国更是一个文化璀璨的年代,比之今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入世进取却拘泥于礼制的儒,出世超脱感悟于天地的道,积极功利讲究实用却势单力薄的墨,高压政策本末倒置的法,以及各种说不完道不尽的百家争鸣。生活的痛苦促使了思想的如烟花般灿烂的绽放,这时的人民又是如何面对爱情的。
还记得那朗朗上口的诗句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是否和水有着不一般的情结,河流的两头站着遥遥相望的男女,相见,相恋,相思,相守。短短的河流,却凝聚着优柔不断的情愫,平凡的石块,却成了万恶的阻滞,使人日不能醒,夜不能寐,苦不堪言。弯曲的小溪,我堪堪游过,顺流逆流,干涸潮湿,我一往直前,只为你,在水另一方的伊人。《诗经》中的《蒹葭》《关雎》源于生活,起于生命,却不被平凡沾染上尘埃。喻体虽寻常可见,却是透露一种活泼可人的灵气,参差荇菜,苍苍蒹葭,贯穿全文,却被诗人的爱恋之情沾染出了不属于其本身的神灵,活泼跳动,调皮捣蛋却让人忍俊不禁。诗人借着平常可见之物刻画所思所想,满脑子伊人的妙曼身影,为此苦苦等待,也为此深深追寻。当时的爱情质朴而纯真,只要恋了,就会义无反顾的去爱,没有繁文缛节,没有伦理纲常。爱情,仅凭着最初的那一眼,那刹那的触电。不禁叹息,当我们经历千年的轮回,看着现在追寻的自由恋爱,却是当时的理所当然。自己制定了条条框框,却又不得以打破以求人生轮回的解脱。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又在重复这一切。
爱情来到了秦汉,似乎已然披上了朦胧面纱,辞藻华丽,句式对账,看着所谓流行的骈体却不禁皱眉,战国的坦然情怀似乎正在慢慢消失,委婉曲折似乎成了主旋律。曹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上承父亲“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人相豪迈,下达建安七子的清转灵韵。路经洛河,做赋《洛神》。“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