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 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温度决定于海水的热量收支状况。
第3章 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其他来源:大气对海面的长波辐射、海面水汽凝结、暖于
海水的降水和大陆径流、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能。
海水热量损失主要途径:海面蒸发。
其他途径:海面向空气的长波辐射和海面与冷空气的对流
热交换。
海水温度有明显的季变化和日变化。
海水表层温度分布具有如下特征:
水温的季变化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季变化。
水温季变化最为明显的海洋区域是:温带海洋。 1)平均温度变化于-1.7-30℃,最高水温并不位于赤道
温带海洋中,冬季海水中普遍存在混合层(等温层),春季 上,而是出现在
形成较弱的温度梯度,夏季温度梯度增大,入秋后表水温度 赤道以北,称为热赤道。从热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降低,混合层愈来愈深,于是形成一个突出的变温层。Why? 2 )由于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
水温日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阳辐射的日变化。 则,而南半球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同时,北半球水温
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的水温。
最低水温通常出现在4—8时,最高水温出现在14—16时,
3 )不同温度的洋流交会处,海水温度梯度最大,等温线特
日差一般不超过0.4℃,在晴天或静风时,或在邻近大陆的
别密集。
浅海区,日较差可超过1℃。表现水层深度一般只表现在深
度10-20m以内的水层中。
1
1.2 海水颜色
海水的颜色决定于 海水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状况。
肉眼中,海水是什么颜色?Why? 1.3 海水透明度
太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紫光进入海水后,在水深20米以
内即被吸收,绿光、黄光和蓝光伸入得更深一些,极少量 海水的透明度以直径30厘米的白圆盘投入海水中的可见深
蓝光能够伸进1000米以上。射入海水的光线除被吸收外,
度来表示。海水的颜色、水中的悬浮物质、浮游生物、海
还要受到海水中悬浮微粒和水分子的散射,最后只剩下蓝
水的涡动、入海径流,甚至天空的云量都对海水的透明度
光,所以海水呈现蓝色。 有影响。一般愈近大陆透明度愈低,愈近大洋中部透明度
为什么有的海水不是蓝颜色? 愈高。
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也吸收和反射太阳光,因而,生物丰富的
海水和没有生物的海水颜色不同。沿岸海水多绿、黄和棕
色,部分原因便是由于生物丰富和河水带来泥沙所致。
2.1 海水冰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