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程设计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报告.doc

发布:2017-12-02约5.82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仿真和安装调试一个放大电路。 电路的技术指标: 电源电压…………VCC = 12V; 电压增益…………Av = 40dB; 输入电阻…………Ri ( 20k; 最大输出电压……VOM (有效值)( 1V; 频带宽度…………30 Hz ~ 30 kHz; 负载电阻…………RL = 2k; 信号源内阻………RS = 1k; 使用环境温度:…-10 (C ~ +60 (C。 利用PSpice 或OrCAD进行模拟仿真。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设计要求总体分析 若采用单级放大电路,在共射电路、共集电路、共基电路、共源电路、共漏电路5种基本放大电路中,不可能使用单个放大电路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至少采用二级放大电路。技术指标中有电路工作的环境温度:-10 (C ~ +60 (C,设计的电路要采用分压式偏置以稳定电路工作点;电压增益= 40dB = 100,要采用的两种基本放大电路形式,或者一个的放大器和一个电压跟随器等等。考虑到输入电阻的指标要求,所选的放大器中至少一个的输入电阻作为第一级电路。在设计的电路中要恰当地并、串联电容以达到隔直、调节频带宽度的大小和上下限频率范围的效果。 方案设计 采用二级放大电路的形式:第一级为共集电路,不采用分压偏置式,利用其作为电压跟随器的性质,略小于1,其输入电阻为几十千~上百千欧姆数量级,可以实现设计要求电路技术指标,输出电阻很小,一般在几到几十欧姆,负载变动对增益影响不大,带负载能力强。 第二级为射极偏置电路,采用分压偏置式,利用其放大能力强的优点,较大,补偿第一级的电压损耗、提高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以达到设计要求;射极偏置电路作为基本工作点稳定电路,能减少温度对电路工作点Q点的影响,符合设计要求中电路指标的电路工作环境变化的温度。 两级放大电路采用阻容耦合式连接。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第一级电路——共集电路的设计 选取三极管S9013 H 331 ,该型号三极管在5 V 时,; 由共集电路输入电阻 , 其中为第二级电路射极偏置电路的输入电阻,约为1k,由此计算可得,考虑到输入信号要尽可能全部加在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两端、减少输入电流,以及仿真调试与实验调试的器材限制,取= 50k,此时; 成立的条件是,同时不能过大,否则第一级电路的工作点Q点太低以致造成第一级输出信号截止失真,取= 10k。 第一级放大电路设计图如图3.1: 图3.1 第二级电路——射极偏置电路的设计 选取三极管S9013 H 331 ,该型号三极管在= 5 V时,; 参考《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第三章模拟电路基础实验《实验1电压放大分压式偏置电路》所做的实验报告,取,; 对于集电极电阻,由设计要求电路技术指标,可得 , 其中,,,由此计算可得,考虑到第一级电路跟随器,以及仿真调试与实验调试的器材限制,取,则此时; 将第二级电路的工作点Q点设定为= 6V,由射极偏置电路的直流分析可得 , , 其中= 12V,,,,解得; 对于频带宽度,设计要求电路技术指标为30Hz~30kHz,即上、下限频率: = 30kHz,= 30Hz。 参考《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第三章模拟电路基础实验《实验1电压放大分压式偏置电路》所做的实验报告,取,其中为输入回路耦合电容,为输出回路耦合电容,为第一级电路与第二级电路连接的耦合电容。对于下限频率第二级射极偏置电路的发射极旁路电容是主要因素,决定的下限频率, 其中输出电阻,,,,按设计要求电路指标= 30Hz ,求得,考虑到仿真调试与实验调试的器材限制,取。 对于上限频率= 30kHz ,因为在高频时,第二级射极偏置电路的Miller效应比第一级共集电路的Miller效应大,第二级射极偏置电路在高频中跨接在b、e两端的对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起主要作用,一般为数量级,因此要在第二级三极管的b、e两端并联数量级的电容,增大,提高上限频率,取。 第二级放大电路设计图如图3.2: 图3.2 四、总设计图及元器件清单 二级放大电路总设计图(图4.1) 图4.1 元件清单 元件序号 型号 主要参数 数量 备注 T1 S9013 H 331 (5 V) 1 T2 S9013 H 331 (5 V) 1 五、PSpice仿真调试 设计电路仿真调试 仿真调试二级放大电路设计图: 静态工作点分析 图5.1.1 设计图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由以上两图可得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