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通过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投入拉动、招商引资推进等强有力措施,着力建设工业园区(开发区),取得明显成效。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全市工业园区(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我市工业园区(开发区)自2003年开始建设,坚持分功能、分区域、分产业原则,重点打造了*市工业园区(*)、*场经济开发区。全市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41.81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0.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园区已入驻项目107个,已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76个,在建项目31个。完成投资额15.6亿元,完成计划的120 %;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完成计划的118 %;实现工业增加值17.55亿元,完成计划的117 %;实现利税5.6亿元,完成计划的120 %。预计到年末,入驻企业完成投资额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2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9.5 亿元,实现利税6.1 亿元。在园区平台作用的促进下,预计年末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60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75%以上。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业园区:由甲级资质的中国建筑研究院建研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了农产品加工、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三个产业功能区。目前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6.1亿元,水、电、路、通讯等实现七通一平,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园区入驻企业25家,其中今年新入驻企业11家,目前已投产企业8家。
*化工园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了《赤峰市敖汉市氟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规划面积4.35平方公里。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年产2万吨氢氟酸、2万吨二氟甲烷和2.8万吨五氟乙烷3个项目市发改委已立项。年产5000吨含氟表面活性剂项目和3000吨聚偏氟乙烯项目的可研已编制完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规划执行难且需进一步完善。据实地调研,除新惠工业园区、贝子府化工开发区等园区规划较完备且各项建设严格执行规划外,其余各园区即使有规划,但规划层次偏低,长远发展定位不明确,多是粗略的总体规划,建设摆布企业时松散无序,不具备园区的雏形。
(二)园区建设资金缺口大。水、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餐饮、住宿、娱乐等其它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推动难度很大。如园区内外道路,目前除新惠工业园区、四家子冶金工业开发区万华铸件厂区是柏油路外,其余多为砂石路。园区建设滞后于项目建设,对客商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三)园区用地指标紧张、土地利用率低。园区土地存量不足,可利用的土地少;新上项目用地紧张,审批程序复杂;土地开发力度不够,缺少可供占补平衡调剂的指标。同时个别入园已获得土地指标的项目存在频繁调整立项、圈而不建或不完全履行约定开工建设等行为,致使土地闲置,利用率大大降低。
(四)制约入园企业长远发展的因素多。项目审批程序复杂,部门间衔接不默契,手续相互制约甚至推诿造成办理时限长,影响企业如期开工。开工建设的,由于国家金融政策在抵押和信用方面的限制,面临融资难题,加之部分企业自有发展资金不足,企业的建设进度缓慢。已建成投产的,受经济形势下行影响企业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停产或减产情况严重。如四家子冶金工业开发区内企业停产达七成以上。
(五)高新技术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园区内企业规模小,据统计投资1亿元以上的企业仅18家,占19.5%。特别是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很少,产品生产多是生产工艺的初级改进和原材料的加工销售,生产活动只是低水平的、简单的、重复的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对策及建议
(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应立足地方实际,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与优势,明确园区产业功能定位。应着眼长远,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特别是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规划布局上,应充分考虑今后较长时期的发展后劲,预留土地、交通、绿地、排污等容量。应强力执行园区规划,分步予以实施,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的原则,从严控制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按照功能布局合理有序安排企业入驻,确保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平和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应尽可能地整合上级各方面项目资金打捆使用,开发财力办大事,优先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区的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环评、供排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编报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有关项目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引导通讯、电力等有实力企业进行适当投入,完善园区服务设施建设。其次应搭建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投融资平台,政府可组建投融资公司,采用BT、战略合作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