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技术基础(第2章).ppt

发布:2017-03-08约2.3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信息获取 一、信息需求的确定 二、信息来源的确定 三、信息获取的方法 四、信息价值的判断 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的权威性 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适用性 本章小结 * * ◆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了解信息来源的分类及确定因素。 2.通过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查询两种信息获取方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最基本方法。 3.学会使用布尔运算符搜索、短语搜索以及自然语言搜索的技巧,加快检索速度。 ◆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正确地认识信息来源的广泛性,有效地使用信息来源。 2.熟练使用两种检索方式检索信息。 3.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运用合适的搜索方式查询检索资料。 ◆ 情感性目标 1.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收集信息来源的习惯。 2.树立合法获取信息的意识。 3.充分认识到搜索技巧在搜索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充分运用网络工具的意识。 信息需求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视频等。所以,人们在确定信息需求时,可以从内容和载体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1、确定信息内容。 根据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须先考虑一个怎样完成和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分析获取哪些具体的信息内容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 2、确定信息的类型。 信息的类型是指信息的载体形式。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任务的完成或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 文本提供观点和事实材料;数据增加准确性;图片增强直观感受;声音和视频既生动形象又能体现强烈的真实感。 按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这些信息来源有其特点,在考虑从什么渠道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一般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可用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拥有信息量的多少影响着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 (2)哪些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一般需要从可利用的所有信息来源中,挑选出最合适、最有效、最可靠的信息来源。 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图书、资料获取信息的阅读法;通过查阅专业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文献法;通过与人沟通获取信息的访谈法;通过广播、电视、影视资料获取信息的视听法;通过实验研究获取信息的实验法;通过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信息的调查法;通过观察事物的属性和特征获取信息的观察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信息的问卷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网络检索法;通过遥感遥测技术获取信息的遥感遥测法…… 1、 网络信息检索 因特网上有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有两种主要方式: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 (1)目录检索。 目录检索无需输入任何文字,只要根据目录搜索引擎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找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2)关键词查询。 关键词查询是指利用指定的关键词来查找信息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使用关键词查询可以准确地找到与该关键词匹配的信息。 用关键词查询法查找信息,需要先提炼关键词,恰当地组合关键词优化搜索结果,加快检索速度。 2、网络信息的下载 (1)建立分类目录。 建立分类目录可以在下载过程中节省后期整理的时间。分类时,可以按信息的内容进行分类,也可以按信息的类型进行分类。 (2)下载网络信息 A 直接下载 B 利用软件下载 1. 信息需求的确定 (1)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2. 信息来源的确定 (1)可用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2)哪些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3. 信息获取的方法 4. 网络信息检索 (1)目录检索。 (2)关键词查询。 5. 信息价值的判断 ◇ 信息的准确性 ◇ 信息的客观性 ◇ 信息的权威性 ◇ 信息的时效性 ◇ 信息的适用性 1.( )检索是因特网上最早提供WWW资源查询的服务。 (A)菜单 (B)关键词 (C)目录 (D)屏幕 2. 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已成为( )的重要内容。 (A)信息素养 (B)信息科技 (C)信息基础 (D)信息媒介 3.分类检索无需输入( ),只要根据网站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