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揭阳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物理).doc

发布:2017-08-18约7.7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揭阳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 物 理 说 明: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只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并在“座位号”样内填写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备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上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本题共12分,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 家所作的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解的说法是 A.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C.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一个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核反应为U+n→X+Sr +n,则下叙述 正确的是 A. 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 该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C. 由于该反应释放能量,根据E =mc2判断,反应后的总质量数增加 D. 虽然该反应出现质量亏损,但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变 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该学说包括的内容有 A. 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内 C.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4. 以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后,不计空气阻力,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C.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 D. 从抛出到此时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5. 光滑斜面上有一个小球自高为h的A处由静止开始滚 下,抵达光滑的水平面上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光 滑水平面上每隔相等的距离设置了一个与小球运动方 向垂直的活动阻挡条,如图所示,小球越过n条活动阻 挡条后停下来。若让小球从h高处以初速度滚下, 则小球能越过活动阻挡条的条数是(设小球每次越过活 动阻挡条时损失的动能相等) A. n B. 2n C. 3n D. 4n 6. 如图所示,斜面体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 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 面上的物块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 斜面上做简谐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 摩擦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7. 小球在t =O时刻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 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3m/s 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 8. 许多楼道照明灯具有这样的功能: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它的控制电路中接入了哪些传感器 A. 温度传感器 B. 光传感器 C. 声音传感器 D. 热传感器 9. 如图所示,B为线段AC的中点,如果在A处放一个+Q的点电荷,测得B处的场强EB=16N/C,则 A. EC=8N/C B. EC=4N/C C. 若要使EC=0,可在B处放一个-Q的点电荷 D. 把q=10-9 C的点电荷放在C点,则其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8×10-9N 10. 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足够大),一对正、负电子分别以相同速度沿与轴成300角的方向从原点垂直磁场射入,则负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不计正、负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A.1: B. 1:2 C. 1:1 D. 2:1 11. 高温超导限流器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如图所示, 超导部件有一个超导临界电流IC,当通过限流器的电流I >IC 时,将造成超导体失超,从超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