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病原生物与免疫学》ppt课件.ppt

发布:2018-07-24约1.57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案例3-1 患者郭某某,36岁,男性,7d前在田间劳动时被生锈的钉子扎伤脚部,伤口深大约1.5cm。当时只在伤口表面简单擦洗后包扎,现在伤口已基本愈合。最近二天患者自觉乏力、头晕、咀嚼无力、张口不便,症状不断加重,相继又出现从颈到四肢活动不便,刺激后可出现痉挛。体检患者呈现苦笑面容,明显张口困难,肢体张力增大,轻度角弓反张,检查过程中诱发了持续性痉挛,神志清楚。从来没有进行过破伤风预防注射。 根据外伤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确诊为破伤风。随即给患者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血清(中和毒素)、头孢唑啉钠(杀灭细菌)及苯巴比妥钠(镇静),用后症状有所改善。;思考:;抗原抗体在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合;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一、基本概念;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具有抗体活性。 分泌型Ig(sIg)和膜型Ig(mIg)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1)根据重链分类: 根据重链靠近羧基末端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不同,将重链分为种:γ、α、μ、δ、ε 根据重链组成不同,将Ig分为五类:IgG、IgA、IgM、IgD、IgE (2)根据轻链分型:κ、λ型 天然Ig分子中,重链同类,轻链同型; 根据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不同分为: 可变区(V)和恒定区(C) 可变区(V区):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变化较大 恒定区(C区):氨基酸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及 含糖量都比较稳定 ;;; 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4.J链和分泌片;(二)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VH和VL:识别和结合抗原 CH和CL: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 CH2:补体C1q结合位点, IgG可通过胎盘 CH3/CH4: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R结合(免疫调理,I型超敏反应);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特异性结合Ag 激活补体 结合免疫细胞 穿过胎盘和粘膜;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IgG多为单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据重链(?链)免疫原性,IgG分4个亚型 ;IgG1、IgG2和IgG3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血清含量最高(75%~85%),也是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 半衰期较长(16~24d) 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和免疫调理作用) 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 IgM激活补体、结合抗原、免疫调理作用比IgG强 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IgM是个体发育中最早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提示胎儿曾有宫内感染 IgM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半衰期短,故检测IgM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也可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 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为单体。而分泌型IgA(s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为双体、三体或多体。 sIgA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IgA的特点;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mIgM,mIgD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 对防止免疫耐受有一定作用;血清中含量最低 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受体(FcεRⅠ)结合,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FcεRⅡ分布于巨噬细胞、B细胞、嗜酸粒细胞 ;多克隆抗体:多个抗原决定基——机体——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由一个B细胞克隆??生的、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高度特异性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