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练习二.ppt

发布:2017-10-10约7.66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郑州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帮是晋商和闽商 5、关于我国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和加强统治实行的经济政策 B、在中国古代始终起着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C、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 D、都最终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衰落 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7、清代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导致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B、造成农民贫困,购买力底下 C、政府崇本抑末,限制手工业生产 D、影响海外贸易,导致“闭关锁国” 8、在开辟新航路的航行中,航海家穿越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太平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9、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有( ) ①可乘火车、轮船旅行 ②电报、电话已成为通信工具 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④大气、河流污染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2、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 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13、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世纪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展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1-5 CBADB 6-10 DAACD 11-13 AAD 1. 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畜牧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 2.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封建迷信活动盛行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3.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工具应为 A.翻车 B.木耒 C.曲辕犁 D. 筒车 4.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