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演示课件.ppt

发布:2018-10-29约4.36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情况汇报 2009年7月 大连开发区四至范围 开 发 区 界 限 大连开发区开发区概况 大连开发区于1984年10月成立, 200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合并到开发区,2005年,大连出口加工区合并到开发区,形成“三区合一”的管理体制。2008年双D港划归开发区管理。目前区域管理总面积404.98平方公里,总人口63.9万,其中户籍人口25.1万。经过25年的开发建设,大连开发区已经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最具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城市化特点的区域之一。 大连开发区是大连、辽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大连开发区的经济总量在辽宁省1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四位,在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列第四位。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现代核心产业聚集区。建区25年来,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2313个外商投资项目落户大连开发区,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5个,投资项目70个,平均投资规模7000万美元,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33个。英特尔、博格华纳等世界顶级项目落户开发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修造船产业等五大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 1.大连开发区位条件 2、经济发展状况 管辖区主要经济指标(不含保税区)在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前列。2007年,大连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703.16亿元,排名第4;工业总产值1566.21亿元,排名第7;工业增加值406.80亿元,排名第5;税收收入71.05亿元,排名第9;实际利用外资额10.74亿美元,排名分别为第3。2007年底,大连开发区20平方公里范围内,工业总产值为1184亿元,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538亿元。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833.2亿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到1911亿元。 3、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大连开发区依托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十五”时期进一步加快了产业集聚程度。目前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以西太平洋石化、齐化化工等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产业群;以鞍钢新轧、浦金钢板、通世泰和YKK建材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群;以东芝电视、佳能办公设备、斯大精密打印机、罗姆电子、松下通讯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以万宝至马达、三菱电机、三洋制冷、星玛电梯、富士电机等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制造产业群;以辉瑞制药、宝生物工程、高新生物科技、凯飞农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群;以神州纺织、大杨服装、旭染织、坤姿时装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群。这六大产业群体不仅与母城大连市形成产业互补,也是大连市产业的延伸和优化。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效节能、光电机一体化、新材料、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项目,推动了产业结构向轻型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促使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得到提升优化。 大连开发区集约用地潜力评价情况 大连开发区土地资源实现高效集约利用。在国家批准的开发区20平方公里范围内,土地开发率97.50%,土地建成率90.56%,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57.6亿元/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出率127.44亿元/平方公里。 1.大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1.74%,特别是在土地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和土地利用监管绩效方面尤为突出,体现出了较强的集约用地思想。 2.开发区产业用地比例高,与评价区功能定位相吻合。开发区用地结构以工矿仓储用地为主,已建成的工矿仓储用地占开发区土地总面积的46.45%,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54.3%,符合国家对于开发区作为产业功能区的功能定位。 3.开发区综合容积率有待提高。大连开发区综合容积率水平较高,但开发区专家咨询中的理想值达到0.87,对综合容积率提出进一步提升的要求。 4.开发区用地管理措施不断强化,闲置、到期项目用地处置及时,管理绩效发挥充分。截止到评价时点没有未处置的闲置土地,到期用地处置率也达到100%。 5.大连开发区土地开发率和供应率高,尚可供地数量很少,扩展潜力低。开发区土地开发率达到100%,土地供应率达到94.90%,尚可供应的土地仅剩101.94公顷,其中尚可供应的工业用地仅有16.54公顷。 6.根据潜力测算结果,未来应重点挖掘强度潜力。首先应重点通过提高综合容积率提升土地承载强度。其次,在工业用地投入产出等方面,咨询专家要求向更高的标准看齐,测算出的理想值较高。由于评价范围内的尚可供应产业用地很少,因此,今后应重点通过产业升级置换提高投入产出强度。 7.典型企业用地节约集约程度高,特别是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和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本次被评为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工业企业。 (1)用地结构状况分析 两家企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