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职高专: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发布:2018-10-26约2.18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 PAGE 30 PAGE 3 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组长: 胡大华 城市科学系 系主任/副教授/博士 项目组副组长: 王国祥 南京师范大学 全国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教授 张祥志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教授级高工 王志良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周剑峰 江苏优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韩承辉 城市科学系 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项目组校内成员: 张 晓 教务处、校企合作处 副处长/副教授/博士 冯国刚 城市科学系 副处长/副教授/硕士 刘海霞 城市科学系 讲师/硕士 周 丹 城市科学系 高级工程师 潘 涛 城市科学系 副教授/硕士 戴朝霞 城市科学系 讲师/硕士 刘 霞 城市科学系 讲师/博士 干方群 城市科学系 讲师/博士 秦品珠 城市科学系 讲师/博士 唐 荣 城市科学系 讲师/博士 陈海蓉 城市科学系 助教/硕士 程 婷 城市科学系 助教/硕士 黄兆琴 城市科学系 助教/硕士 项目组校外成员: 王小平 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吕 路 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工 龙 超 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教授 朱晓燕 南京市鼓楼区环境监测站 站长/高级工程师 顾 俊 南京恒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赵恒星 江苏优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经理 丁曦宁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工程师 章 勇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工程师 目 录 一、概述 1 二、建设目标 2 (一)总目标 2 (二)具体建设目标 4 三、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6 (一)建设背景 6 (二)建设基础 8 四、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 14 (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14 (二)夯实“校中厂”、“厂中校”为重点的实训基地建设 14 (三)深化“三结合、三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 15 (四)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 17 (五)教师队伍建设 20 (六)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20 (七)建立第三方评价 20 五、专业群建设 21 (一)专业群现状 21 (二)建设目标 21 六、建设进度与项目预算 22 七、预期效果 30 一、概述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我院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建于1992年,当时和省环保厅合作创办专业证书班,1994年举办成人大专班,1997年开始举办全日制普通专科,2006年开始改为全日制高职高专专业,2009年被选为我院高职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该专业在校生214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近800人。专任教师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6人,博士7人,硕士7人。 本专业主要面向江苏及长三角地区的环保公司、工矿企业的环保部门、城镇污水处理部门和环保机构,培养能适应环境监测、分析检验、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和工业水处理等工种岗位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深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在环保职能部门指导下,与南京、宜兴等地大型环保企业密切合作,以“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好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综合能力,具有良好个人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环保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项目主要建设任务有: 1. 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在共赢互惠基础上成立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加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 2. 以校内省级实训基地为依托,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中厂”,将基地打造成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技术研发、技能鉴定和科学研究的平台;以校外紧密型合作企业为依托,在车间、生产区建立“厂中校”,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 3. 深化“三结合,三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资源建设,突出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 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5. 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 本建设项目的经费预算为4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00万元,学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