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支、慢阻肺、肺心病.ppt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发病率为4.42‰,占≥15岁人群的6.72‰。北方南方,农村城市,吸烟者不吸烟者,男女无差别。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气候急骤变化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占住院心脏病的46%-38.5%。概述流行病学:01040203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支气管、肺疾病其他病因以COPD最多见,约占80%~90%。01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TB、尘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02支气管、肺疾病病因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1严重脊柱病变、类风关、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柱畸形。2神经肌肉疾患。3病因肺血管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等,均可使肺动脉狭窄。病因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病因肺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肺血管阻力↑发病机制和病理ABC解剖学因素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功能性因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以缺氧最为重要。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1体液因素肺血管平滑肌2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增多钙通透性增加3前列腺素、白三烯细胞内钙增高4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II5血小板活化因子6肺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7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输入标题高碳酸血症输入标题输入标题输入标题肺动脉压增高。2由于H+产生过多,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增强,143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功能性因素肺血管收缩、痉挛白三烯组胺血管紧张素PAF肺动脉压↑020301缺氧缩血管物质↑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舒血管物质↓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长期反复的COPD支气管周围炎可累及邻近肺小动脉引起血管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肺泡内压增高22%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40%压迫肺泡毛细血管38%长期肺气肿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肺泡壁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的毁损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超过70%时肺循环阻力增大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肺血管重塑慢性缺氧直接使血管壁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大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多发性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尸检发现)01在上述因素中,功能性因素较解剖因素更为重要。0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支气管周围炎→血管炎→管腔狭窄纤维化→血管阻力↑肺气肿→肺泡内压↑→管腔狭窄或闭塞肺泡壁破裂→毛细血管网毁损→肺循环阻力↑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肥大、内膜增生,非肌型动脉肌化,血管壁增厚→肺动脉高压解剖学因素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O20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粘稠度增加02醛固酮↑→水、钠潴留03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加重水、钠潴留04血容量增多05血容量和血液粘稠度↑01显性肺动脉高压03隐性肺动脉高压02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0mmHg04肺动脉平均压,静息<20mmHg,而运动后>30mmHg肺动脉高压标准肺循环阻力↑→右心室肥厚→右心失代偿→右心室扩大和右心室功能衰竭。心肌缺氧、乳酸积累、高能磷酸键合成降低,使心功能受损;②反复肺部感染、细菌毒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③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等,均可影响心肌,促进心力衰竭。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01脑——肺性脑病02肝——肝功损害03肾——肾功能下降04内分泌——紊乱05消化道——出血其他脏器损害除原有慢性肺、胸疾病的表现外,主要表现肺、心衰竭及其他重要脏器损害的表现。肺、心功能代偿期症状表现原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劳力性胸闷、气促等。临床表现发绀01P2亢进→肺动脉高压03肝大05肺气肿体征,伴有干湿罗音02三尖办区可闻收缩期杂音及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右心室肥厚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