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唾液的消化作用.ppt

发布:2025-02-27约1.4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时间:2014年12月2日1材料用具:试管三支(编号)、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碘液、小烧杯(淀粉液)、小烧杯(取唾液)、大烧杯(清水)2实验:唾液的消化作用发现问题1当我们在吃馒头时,如果细细咀嚼,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味道?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3什么原因使馒头发生了变化?相关资料1.淀粉(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麦芽糖(有甜味)。2.淀粉遇碘液能够变蓝色,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色。3.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是一种蛋白质,在75摄氏度以上会丧失活性。作出假设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不甜甜淀粉麦芽糖味道:1.唾液能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吗?2.温度对唾液的消化有影响吗?01本实验用到了几支试管?02每支试管放入的是什么物质?03试管需要在什么温度下保温?04保温需要多长时间?05用什么物质进行检验?看书89页图表,了解实验步骤:制定并实施计划收集唾液:用嘴含一口水,在嘴里停留1-2分钟,尽可能多的让唾液溶在水中,然后将水和唾液吐到小烧杯中。实验准备:1号试管:2毫升淀粉液+2毫升清水3号试管:2毫升淀粉液+2毫升煮沸过的唾液2号试管:2毫升淀粉液+2毫升唾液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试管保持在37度?实际操作加完碘液后的量实验的注意事项试管编号,写组号淀粉液不能太稠加入的淀粉量要少(试管底部)加入唾液后注意震荡摇匀加入的碘液1-2滴注意保温123456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结果1号变蓝2号不变蓝3号变蓝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你的过程结果和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与同学一起分析原因。牙齿和舌在口腔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展示实验情况,总结规律本实验中,淀粉糊为什么不能太稠?01本实验为什么要在37度的环境中保温?02通过本实验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03互助释疑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证明淀粉是否存在所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2)试管内物质不变蓝的是_________试管(3)此实验的变量(单一因素)是__________(4)2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6)馒头在人的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清洗实验器材,清洁桌面。固体废弃物请扔垃圾桶。有秩序地归还实验器材。实验整理探究实验中,我们通常设置一个变量,其余的都为常量。在空白对照实验中,施加变量的是实验组。不施加变量的组为对照组。01处在理想状态的哪个组就是对照组。什么叫“理想”呢?就是处在他本身的状态。比如,37度,100度,0度37度就是唾液的本身状态。所以,37度就是理想状态,也就是对照组。02总之:探究什么,什么就是实验组。03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