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边仰坡开挖施工作业指导手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隧洞边仰坡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洞口开挖前山坡稳定性的勘查
各地下开挖工程的洞口掘进前,应仔细勘查山坡岩石的稳定性,并按监理人的指示,对危险部位进行处理和支护。
二、洞口的边坡开挖和清理
洞口削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垂直作业。应做好危石清理、坡面加固、马道开挖及排水等工作。洞口段开挖还应遵守DL/T5099-1999第6.2节的有关规定
随着边坡开挖高程下降,应及时对坡面进行测量检查以防止偏离设计开挖线,避免在形成高边坡后再进行处理。
对于边坡开挖露出的软弱岩层和构造破碎带区域,必须按施工图纸和监理人的指示进行处理,并采取排水或堵水等措施。
在施工期间直至工程验收,定期对边坡的稳定进行监测,若出现不稳定迹象时,应及时通知监理人,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
三、洞脸开挖
洞口的边坡开挖完成后,进行洞脸岩石和起始洞段开挖时,应采取有效的控制爆破措施,防止爆破震动造成洞顶山坡和洞口岩石发生震裂、松动和塌方。
四、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按设计高差分层开挖,每层开挖高度5~7m。首先施工隧洞洞顶排水沟开挖和砌筑。为尽快展开隧洞开挖,隧洞进出口各设置两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配置3m3
五、石方开挖技术标准
隧洞边仰破石方开挖主要采用潜孔钻钻孔。按马道高度分层施工,孔位布置呈梅花型,倾斜钻孔;爆破材料采用2号岩石销铵炸药、非电毫秒雷管1~15段、导爆索等;推土机集渣、装载机和挖掘机装渣、20t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至填渣地段或弃渣场。
⑴石方开挖工艺流程
施爆区管线调查→炮位设计与设计审批→配备专业施爆人员→用机械或人工清除施爆区覆盖层和强风化岩石→钻孔→爆破器材检查与试验→炮孔检查与废碴清除→装药与安装引爆器材→布置安全岗与施爆区安全员→爆孔堵塞→撤离施爆区→起爆→清除瞎炮→解除警戒→测定爆破效果。
⑵初步钻爆设计
①台阶高度及超钻深度
台阶高度6m
D-钻孔直径,d=15
超钻深度h:h=10d=10×150=1500m
②底盘抵抗线
W1=(0.6~0.9)H
W1=0.8H=0.6×6=3.6m
③炮孔间距a,排距b。
炮孔间距a=mw=1.1×3.6=3.96
m-炮孔相邻系数 取1.1
炮孔排距b=asin600=4×0.866=3.46m,取3.5m。
④堵塞长度
堵塞长度L=0.7W=0.75×3.6=2.7m
⑤单位炸药耗药量q
q取0.43 Kg
⑥每孔装药量Q
第一排孔每孔装药量
Q=q×a×W底×H=0.43×4×3.6×6=37.2Kg
后排孔每孔装药量
Q=K×q×a×b×H=1.2×0.43×4×3.5×6=43.3Kg
以上爆破参数施工时将根据现场爆破试验调整。
⑶钻孔
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布孔、钻孔,装药前必须检查孔位、深度、倾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孔内有无堵塞、孔壁是否有掉块以及孔内有无积水。如发现孔位和深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及时处理,进行补孔或透孔,严禁少打眼、多装药。
孔口周围的碎石、杂物清除干净,对于孔口岩石破碎不稳固段,应进行维护,避免孔口形成喇叭状。钻孔结束后应封盖孔口和设立标志。
⑷装药、堵塞
严格按设计装药、堵塞炮孔。装药过程如发现堵塞时应停止装药并及时处理。在未装入雷管或起爆药柱等敏感爆破器材以前,可用木制长杆处理,严禁用钻具处理装药堵塞的炮孔,堵塞应达到设计要求的长度,严禁不堵塞而进行爆破,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堵塞炮孔,堵塞完后用砂袋覆盖炮孔。
⑸爆破网络敷设与起爆
网络敷设前应检验起爆器材的质量、数量、段别,并编号、分类,严格按设计敷设网络。网络敷设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中有关起爆方法的规定,网络经检查确认完好并具有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可起爆。
起爆点设在安全地带起爆30分钟后,待技术人员检查爆后情况,确认无瞎炮以及其它不安全隐患时,方可解除警戒。爆破警戒区的确定,按《爆破安全规程》(VB6722~86)中的有关规定,露天爆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00m,凡有爆破设计的,按计算的个别飞石安全距离布置警戒线。
⑹盲炮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盲炮的预防:储存的爆破材料除定期检查外,爆破前还要进行复查,选用合格的炸药和雷管。购买、使用爆破材料时注意生产日期,有效保质期等,不购入过期的废旧火工品。仔细进行装药、堵塞、联结工作,注意每一环节,防止出现卡孔,雷管与炸药分离及折断雷管脚线等问题。管药联结时,雷管脚线不能过分拉紧,要保持一定的松驰度。雷管与管脚线联结时反向联结。
盲炮的处理措施:产生盲炮,立即封锁现场,组织施工人员针对装药时的具体情况,找出拒爆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处理盲炮采用二次爆破法,炸毁法及冲洗法等三种办法。属于漏点火的拒爆药包,可再找原来的导火索、导爆管或雷管脚线,经检查完好后,进行二次起爆;对装有防水药的炮眼,掏出堵塞物,再装入起爆药包将其炸毁。如果拒爆眼周围岩石尚未发生松动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