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制粉单耗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锅炉制粉单耗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郭 飞
(东风公司热电厂 442000)
摘要:本文对东风公司热电厂锅炉制粉单耗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制粉系统的有关运行参数偏离最佳值运行,从而使系统通风量过大、磨煤机出力不足、运行时间延长,最终表现为制粉单耗增加。通过分析,找到了降低制粉单耗的对策。
关键字:锅炉制粉 单耗偏高 原因分析 对策
1序言
? 火力发电厂都普遍存在着锅炉制粉单耗偏高的问题,但综合考虑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单耗过高的原因基本相同:制粉系统的运行参数(磨煤机出入口风温、进出口差压、钢球装载量、系统通风量等)偏离最佳值运行,导致系统通风量过大、磨煤机出力不足、运行时间延长,同时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不能即时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整,最终都使得制粉单耗增加。本文对炉制粉单耗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取决于磨内的钢球装载量、系统通风量、磨煤机内的存煤量以及系统漏风、分离器的效率等因素。通过分析,认为影响锅炉制粉单耗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钢球装载量?磨煤机钢球装载量直接影响磨煤出力和电能消耗:钢球装载量偏大,并不意味磨煤机出力增大、电耗降低。磨煤机出力并不随钢球量正比增加,钢球装载量超过最佳值后其磨煤机出力的增加要小于磨煤机功率消耗的增加,磨煤机电耗反而升高。因此,运行中当磨煤出力能满足需要时,维持钢球装载量在最佳值附近可以提高磨煤机的经济性。
.1.2?系统通风量
磨煤机筒体内的通风直接影响磨煤出力。当通风量很小时,燃料大部分集中在筒体的进口端,因而在筒体的出口端钢球的能量没有充分被利用,很大一部分能量消耗在金属的磨损和发热上。同时因为筒内风速不高,出口端部分合格煤粉不能被气流带走,带出的仅仅是少量的细煤粉,使得磨煤出力降低。随着通风量的增加,使磨煤出力增加,磨煤电耗相对降低。然而通风电耗是随着风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当过量地增加筒体通风时,粗粉分离器的回粉增加,将在系统内造成无益的循环,使输粉消耗也增加。综上所述,使磨煤出力增加,磨煤电耗降低当筒体内通风量合适时,可以达到磨煤和通风总电耗最小,其值为磨煤机的最佳通风量因此制粉系统通风量偏大是制粉单耗高的主要因素。
.1.3?磨煤机差压
磨煤机进出口差压反映了磨煤机内存煤量的多少。在钢球磨煤机中减少给煤量时将减少磨煤机出力,但是制粉电耗并不按比例减少,从而增加了电耗。增加给煤量可以增加磨煤机中的存煤量,这时磨煤机出力也相应增加,当达到一定极限时,如果继续增加磨煤机中的存煤量,就会出现减少磨煤机出力的现象。其中必然有一个最佳存煤量,最佳存煤量的差压就是当制粉系统电耗最小时的差压。
确定磨煤机进出口差压还需遵循下列原则:
保证磨煤机出口温度不变(下降);排粉机出口风压不变(下降);磨煤机出入口不向外跑粉。?
磨煤机出力不足是制粉单耗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4?磨煤机出口温度
由于磨煤机出口温度一般是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在80~100范围内。实际运行中常常出现磨煤机出口温度在80以下运行,磨煤机的干燥出力不足,必然导致磨煤单耗增加。同时,还会使粉仓温度偏低,粉仓煤粉结块,导致给粉机下粉不畅,影响锅炉的燃烧。磨煤机入口温度直接影响干燥出力。实际上为防止磨煤机爆燃应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与磨煤机入口温度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提高入口温度、控制出口温度是提高磨煤机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的关键。
.2.1?排粉机效率低
排粉机容量过大,运行效率低排粉机容量过大,而实际要求系统最佳通风量较小,导致入口挡板开度过小、阻力大、风速高、设备磨损严重,排粉机运行效率低,排粉机电耗相对增加。
.2.2细粉分离器效率低
细粉分离器效率低,乏气带粉率相对较高,制粉系统启、停时对炉内燃烧工况影响较大,甚至会影响锅炉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由于三次风布置在火嘴上部,当制粉系统运行时,三次风携带的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较短,易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飞灰可燃物增加;另外,三次风带粉严重,也加剧了排粉机叶轮的磨损。
.2.3粗粉分离器综合效率偏低
粗粉分离器阻力过小,挡板开度对煤粉细度的调节度不大,煤粉均匀性指数偏小,分离器综合效率偏低。
.2.4?系统漏风影响
由于机组经过多年的运行,系统磨损较为严重,且制粉系统室外布置设备较多,极易腐蚀,但其外部保温较好,泄漏点较为隐蔽。给煤机盖板等部位也容易漏风。大量冷风漏入系统,降低了制粉系统的干燥出力。
由于目前制粉系统参数的好坏与运行人员调整控制密切相关。在运行人员的运行方式下,磨煤机出口温度达不到要求值运行,磨煤机差压偏低,导致磨煤机出力减小。而当磨煤机出力满足不了锅炉燃烧需要时,制粉系统又需多套运行,多台制粉系统长时间、低出力运行,最终导致制粉系统电耗大大升高。同时多台制粉系统运行使三次风率过高,过高的三次风速和风量影响了锅炉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