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适配人教2019版)(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1-25约4.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环流等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图中()

A.甲处气流流向乙处 B.甲处气温高于乙处

C.乙处气流上升 D.丙处气压高于丁处

2.若所在区域位于南半球,②图中飞机与风向的关系是()

A.顺风飞行 B.风从东侧吹来 C.逆风飞行 D.风由西侧吹来

气象上通常用气球把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测量。下图示意某高空气象站,某年11月份释放的探空气球,从近地面上升至万米高空的漂移数据(图中坐标表示水平方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的是()

A.东北风——东风 B.东北风——西风 C.西南风——西风 D.西南风——东风

4.此次探空气球在升空过程中,运行方向略有变化主要是由于高空()

A.摩擦力减小 B.地转偏向力减小

C.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D.以上三力均减小

2023年2月,美国多家媒体报道一个位于其境内40km高空的气象气球。据监测数据显示,该气球自我国西北地区升空后受高空西风带影响,向东误入美国西北部。当其下降至18km时,被美国战机击中并落在海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被击中并落到海面的过程中,该气象气球经过大气层的气温变化为()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6.下列对击中气球位置所在的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C.直接热源来自地面 D.有效发射无线电波

2021年11月10日,一名28岁的法国男子站在父亲驾驶的热气球顶部,随着气球缓缓上升,最终上升到1016米,打破了自己曾经创造的该项目世界纪录。下图为该男子当时自拍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名男子拍照时所在的大气层()

A.臭氧含量较多 B.适合航空飞行 C.厚度大致均匀 D.天气复杂多变

8.大气中()

A.氧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氮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D.各种固体杂质均不参与天气变化

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冷却形成的雾。平流雾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暖湿空气与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二是合适的风向、风速。下左图是平流雾形成示意图,右图是某日拍摄到的山东烟台平流雾景观图,建筑和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一年中平流雾最容易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我国易出现平流雾景观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 B.东部沿海 C.横断山区 D.四川盆地

灯柱是在较为平静的大气条件下,大气中的冰晶把地面的灯光反射在空中形成的奇景。2020年8月8日,福建平潭出现了罕见的“暖夜灯柱”(与寒夜灯柱相对,指地表气温并不严寒时出现的灯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寒夜灯柱一般形成于()

A.春季夜晚 B.夏季夜晚 C.秋季夜晚 D.冬季夜晚

12.与寒夜灯柱相比,暖夜灯柱()

A.形成高度更高 B.分布纬度更高 C.出现几率更大 D.空气湿度更小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舟十三号于2021年10月16日成功发射,在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三层。下图示意地球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

(1)从天气角度说明对流层被称为“大自然总表演师”的原因。

(2)说明飞船从地面进入太空时,大气层的温度变化。

(3)说明飞船由万米高空从低纬度运行到高纬度所经历的地球大气圈层,请分析判断理由。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霞是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有朝霞和晚霞之分。空气中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霞的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艳丽的橙红色,成为火烧云,每当出现此景观,都会成为朋友圈疯传的照片。同时,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总结出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下图为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霞的形成过程。

(2)推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原因。

(3)说明朝霞、晚霞照片总会被人晒到朋友圈的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丙处等压线向下弯曲,是低压,乙处为丙的垂直地面,是高压,因此乙处气流下沉,C错误:同理丁处是高压,甲是低压,判断甲温度高,形成上升气流,乙温度低,形成下沉气流,地面上气流由乙流向甲,B正确,A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所以风从高压吹向低压,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南半球风向左偏,此处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