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文意理解.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回 文意理解 003
第一回 文意理解
※根據 《國家考試國文科命題參考手冊》,文意理解題型有三大目標 :
能理解古今作品中關鍵字詞在語境中所指涉的意義 。
能理解古今作品中語義 、語法的差異與變遷 。
能理解古今作品的內容、旨意及論點 。
※解題法 :
文章長達兩句以上 ,文旨通常出現在首句或末句。若首、末句找
不到文旨,則往後或往前再找一句,最多不超過兩句。
若題目標出 「關鍵詞」,詢問 「關鍵詞」意涵 ,則找出原文中,
有 「關鍵詞」的這句話 ,並判讀此句文意 。
有 「否定用詞」之句,通常是文意關鍵 。
「問題」與 「選項」之間,通常有若干雷同之 「關鍵詞」。
文言文與白話文之解題法相同,然而文言文中會有若干無法理解
的詞意 ,通常也是解題關鍵 ,必須由前後文了解其意義 。
004 考前搶分題庫-國文 (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一、白話短篇閱讀測驗
張愛玲 〈愛〉中說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 ,於千萬
年之中 ,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 ,沒有早一步 ,也沒有晚一步 ,
剛巧趕上了 ,也沒有別的話可說 ,惟有輕輕的問一聲 :『噢 ,你
也在這裡嗎?』」意謂 :
愛情遇合不易 ,須堅持執著
愛情無法預設時空 ,可遇不可求
愛情是一種直覺 ,遇不遇見皆好
愛情遇合本是虛幻短暫的 ,勿真實佔有
重視否定用詞 。「沒有早一步 ,也沒有晚一步 ,剛巧趕上
了,也沒有別的話可說 ,惟有輕輕的問一聲 :『噢 ,你也
在這裡嗎?』」中的「剛巧趕上了」與 「可遇不可求」相呼
應。
林燿德 〈捕手與投手〉:「以傳統的文學副刊為例 ,過去大量刊
載創作稿件的情形已不多見 ,大量出現取代小說等文學作品的
是時評性、趣味性的雜文,此外是報導和文化評論」,根據上文,
有關副刊現象 ,下列闡述何者有誤?
現代副刊大都以趣味性或政治性為導向
現代讀者對文學作品的狂熱已漸趨衰退
文學界人物對文學議題有所唾棄與躍升
主流副刊已從文學焦點過渡到文化焦點
劉墉 〈做硯與做人 〉:「硯石何嘗不像人 ,無論表面怎麼拙陋 ,
經過琢磨 ,都會顯現美麗的紋理 。」下列選項與上述文字意義
最相近的是 :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022 考前搶分題庫-國文 (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上有所好 ,下從而逢之
君子學道則愛人 ,小人學道則易使
脅息:收著氣。比:音 「畢」,等到。期年 :音 「基
年」,一周年。黧黑之色 :黧 ,音 「離」,臉色發黑。
明代洪應明 《菜根譚》:「功名富貴 ,直從滅處觀究竟 ,則貪
戀自輕 。」所蘊含的哲思 ,下列與之相似的選項是 :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 ,共此燈燭光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世人都曉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塚
一堆草沒了
直 :只。
張載曾云 :「書須成誦精思 ,多在夜中或靜坐得之 ,不記則思不
起 ,但通貫得大原 ,後書亦易記 。所以觀書者 ,釋己之疑 ,
明己之未達 ,每見每知新益 ,則學進矣 。於不疑處有疑 ,方是
進 。」(《近思錄 .卷三》)下列關於學習的格言中 ,與上引文
句的意涵最接近的是 :
活到老 ,學到老
學海無涯 ,惟勤是岸
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大原 :大原則、基本原理。
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