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现状.docx

发布:2023-09-08约3.2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2004年,中国的各种金融产品拍卖:金融产品非常受欢迎,基金的新品种也层出不穷。保险价格急剧增加,外汇财务管理风格有限,人民币财务管理异常受欢迎。9月30日,光大银行第二期“阳光理财B计划”在石家庄发售,标致着冬天里的一把火——人民币理财产品进入河北市场,民生银行的“民生财富·人民币保得理财”、中信实业银行的“中信理财宝”、华夏银行的“华夏理财·人民币稳盈一号”相继面市。 一、 商业银行事业综合时间 河北省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售仅限于石家庄市。2004年累计发售8期,金额总计5.05亿元。分机构看,光大银行石家庄支行发售5期,金额合计0.9亿元;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发售1期,金额0.91亿元;中信实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发售1期,金额2.1亿元;华夏银行石家庄支行发售1期,金额合计1.14亿元。从发售时间看,发售期一般在10-20天之间,发售时间最短的当属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仅用8天时间售完预计20天发售量。从产品首曰发售量看,中信实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华夏银行石家庄支行、光大银行石家庄支行、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发售量分别为0.29亿元、0.28亿元、0.15亿元和0.1亿元。 二、 监管机构购买金融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一) 文献回顾和市场信息以负利率时后地方蓄利率高,且出口小 经历了资本市场的狂热和近两年的低潮,投资者不再盲目追求高风险、高回报,投资行为逐步趋于理性,安全保本成为居民投资的基本要求。即使在物价涨幅超过储蓄存款利率水平,储蓄利率实际为负利率的时后,河北省储蓄存款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2004年末全省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达6207亿元,增长13.7%,余额和增量在全国分别居第5位和第7位。储蓄存款成为投资者保障自有资金安全、获得一定收益的无奈选择,银行储蓄存款的高增长足以证明银行的安全性极高。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售者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资金的投向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等级非常高的产品,包括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券等。银行信用和投资产品的双保险,极大降低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风险,是理财产品供不应求的根本原因。 (二) 适当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但预期转化率大有3.8% 除了传统的理财产品国债、基金和保险外,居民对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一直处于“饥渴”状态。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成功推出外汇理财产品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了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且预期收益率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从开始的10万元以上一年期理财综合收益率的2.8%,上升到3.09%,而同期储蓄存款的利率只有2.25%,若扣除利息税后只有1.8%,高于储蓄存款收益的三分之二。在风险基本对等的情况下,高收益将更具吸引力,人民币理财产品一上市立即成为投资者竞相追捧的对象。 (三) 人民币充放电产品 为了吸引居民,不少银行降低门槛,改变只向高端客户发售的方式,购买金额起点从10万元降至1万元或5千元等若干档次,不同档次享受不同的收益率。此外,2005年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收益性、资金安全性、期限的流动性方面呈现多元化差别。为保证流动性,新出现了可赎回、可提前终止产品;期限方面,出现了最低可为3个月,最高可达3年的产品。充分满足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不同偏好,适应了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 (四) 实行实行形式化经营,商业银行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需求长期积累,显现出爆炸式增长之势,而商业银行实行按期次、计算机联网发售形式发放,每期均有一个确定的发售上限,形成有限的供给与相对无限需求的鲜明反差。受物以稀为贵,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心理影响,每期发售呈现供不应求,晚到一步可能买不上的火爆现象。 三、 规范银行财务管理市场所需的问题 (一) 资产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但成效明显滞后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现行供给者,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个别经济发达地区有城市商业银行,2004年末资产总量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54%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欲加入人民币理财产品领域,但步履明显迟缓了许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凭借其营业网点、客户资源、业务优势提供安全化、多样化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二) 对投资者的风险进行正确提示 各行营销理财产品之时,常以高收益吸引客户。如某家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综合收益率为2.39%,另一家银行在一个月之后推出的1年期理财产品综合收益率为2.66%。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虽然人民币理财产品相对于股票、期货等投资来说风险要小,但毕竟不是储蓄,并非没有风险。商业银行在销售产品时忽略了提示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至少面临的三方面风险:一是利率风险,即在投资期间,央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当存款利率高于产品收益率时,投资者等于损失了部分存款利息;二是银行自身的经营风险,银行作为一个商业主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经营风险,当某家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