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
《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适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信号与系统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总学时数:54
学分:3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设立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随机信号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处理方法。为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系统的介绍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分析方法以及随机信号通过系统的分析方法;介绍信号检测,估计等信号处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提取方法。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随机信号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概率和基本分析方法。
理解和掌握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描述;
掌握随机过程通过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理解和掌握典型随机过程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掌握参数估计和信号检测的概念,规则和性能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运用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方法分析处理信号;
掌握通信领域的信号分析处理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践教学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实验项
目编号
实验项
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分配
实验
类型
每组人数
必开/选开
0421174301
随机序列的产生及数字特征估计
学习和掌握随机数的产生方法,实现随机序列的数字特征估计
3
综合性
1
必开
0421174302
随机过程的模拟与数字特征
学习利用MATLAB模拟产生随机过程的方法,熟悉和掌握特征估计的基本方法及其MATLAB实现
3
综合性
1
必开
0421174303
数字图像直方图均衡
通过使用累积函数对灰度值进行“调整”以实现对比度的增强。
3
设计性
1
必开
0421174304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
理解和分析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后输出的特性,学习和掌握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特性,验证随机过程的正态化问题。
3
验证性
1
必开
0421174305
典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熟悉三种典型的时间序列模型:AR模型,MA模型与ARMA模型,学会运用Matlab工具对对上述三种模型进行统计特性分析,通过对2阶模型的仿真分析,探讨几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并且通过实验分析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
3
综合性
1
必开
0421174306
窄带随机过程的产生及其性能测试
理解和分析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后输出的特性,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特性,包括均值(数学期望)、方差、相关函数及功率谱密度等
3
设计性
1
必开
(五)教学学时分配数
章次
各章名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
小计
1
随机变量基础
7
4
3
7
2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4
8
6
14
3
随机过程的线性变换
14
8
6
14
4
随机过程的非线性变换
2
2
2
5
窄带随机过程
9
6
3
9
6
马尔可夫过程与泊松过程
4
4
4
复习与习题课
4
4
4
总计
54
36
18
54
(六)大纲内容
第1章随机变量基础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深入理解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包含随机变量的定义、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等;掌握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定义和计算,理解数字特征的物理意义、掌握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计算;掌握多维正态随机变量的统计描述。了解MATLAB的统计函数。
教学内容:
概率论的基本术语;
随机变量的定义;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
多维随机变量及分布;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随机变量的函数;
多维正态随机变量;
复随机变量及其统计特征。
教学重点: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和数字特征;
多维正态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教学难点:相关系数的物理意义、离散随机变量的函数。
作业:针对各相关知识点可布置6~10题。
小结:本章引入了随机变量的概念,是全书的基础内容。
授课方式:讲授。
第2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深入理解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包含随机过程的定义、平稳的概念、各态历经等;深入理解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的基本性质和计算;了解基于MATLAB的随机过程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
平稳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的联合分布和互相关函数;
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
典型的随机过程;
基于MATLAB的随机过程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随机过程统计特性的描述。
教学难点:脉冲型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分析。
作业: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