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PAGE
7-
其次节人口迁移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读下图,完成1~2题。
1.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淌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省际流向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广东流往北京
D.从上海流往四川
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甲地严格的户籍治理制度
C.乙地较高的经济水平
D.甲地美丽的环境
答案:1.A2.C
解析:第1题,民工流淌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由内地到沿海,由乡村到城市。湖南距离广东较近,且经济进展水平比广东落后,所以民工多由湖南向广东流淌。第2题,依据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可知,甲是迁出地,是推力因素;乙是迁入地,是拉力因素。乙地工资待遇低,不利于吸引人口迁入;严格的户籍制度不利于人口迁移;乙地经济水平高,会吸引人口迁入;甲地环境美丽,人口迁出少。
每年10月,王先生都会从太原飞到海口,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每年,我国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3~4题。
3.此类人口流淌的缘由与下列选项相像的是()
A.我国20世纪60—70年月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B.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D.美国东北部老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4.针对这种“候鸟”现象,目前海口地区急需完善的是()
A.供应更多就业机会
B.供应更好的医疗服务
C.整治环境污染
D.加快大户型房产开发
答案:3.D4.B
解析:第3题,太原冬季严寒,到海口过冬是受气候因素影响,这与美国东北部老人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相像。第4题,由材料可知,这种“候鸟”现象主要消灭在老人群体中,急需完善的是供应更好的医疗服务。
下图为某地某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推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6.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5.D6.A
解析:第5题,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迁移数量大,最可能是因工作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第6题,甲年龄段人口是随父母进行迁移,以年龄特征分析,与乙年龄段人口相关性最为明显。
下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京、蜀、浙、新 B.京、浙、蜀、新
C.浙、京、蜀、新 D.浙、蜀、新、京
8.2005—2010年四地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①地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
B.缓解②地区的人地冲突,有利于增加收入
C.加强③地区与外部的沟通,促进了资源开发
D.缓解④地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进展
答案:7.B8.D
解析:第7题,北京、浙江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应是人口净迁移率较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而浙江常住人口总数又明显高于北京,故①为北京,②为浙江;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常住人口总数比新多,故③为四川,④为新疆。第8题,①地区人口净迁入,年轻劳动力人口增多,可减缓老龄化进程,减轻养老负担,A项错;②地区人口净迁入,人口增多必定加剧人地冲突,B项错;③地区人口净迁出,劳动力人口削减,不利于资源开发,C项错;④地区人口净迁入,可缓解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进展,D项对。
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消灭新特点。下图示意某年份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甲)和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乙)。读图,完成9~10题。
甲
乙
9.影响人口迁入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A.文化教育 B.自然环境
C.移民政策 D.经济水平
10.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
A.高端制造业 B.电子商务业
C.低端服务业 D.教育培训业
答案:9.D10.C
解析:第9题,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日本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第10题,迁入日本的人口中,以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比重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能有效支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怎样的?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淌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