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实验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虚拟现实技术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教研室
2011年9月
前言 虚拟现实技术实验简介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虚拟现实旅游/虚拟城市漫游(观众融合模式) 运用三维动画/3Dmax、虚拟现实引擎U3D、大屏幕显示、人机互动等先进技术,观众可以通过操纵杆在城市、厂区、建筑小区等三维模型场景中进行主动自主式漫游,从而了解企业、建筑小区乃至城市未来规划及发展方向。
考虑到学时为24学时,让学生做大量涉及到艺术创作的实验显然也不太现实,因此,在实验设计时决定以单一内容,从简单练习到复杂场景过渡的培养方式为主,以培养学生最终能自己独立创作能力为主,力图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高素质能力。但至于如何变动更适合教学要求,这有待专家的指导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完善。也因此,以下实验内容仅为建议采用。
一、实验课程任务与要求
1. 实验目的
虚拟技术实验教学是为了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艺术设计能力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虚拟现实场景的实现,让学生初步具备实际应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场景制作的基础。
2. 实验基本要求(以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
上机前应预习实验操作内容;
准备好作品操作步骤,上机调试、运行;
递交实验结果的并演示
实验签到;
上机实际操作,验收;
实验设计报告。
五、实验仪器设备要求
设备数量能适应学生人数;
有3DMAX、U3D等实验环境;
六、教材及参考书
刘光然,虚拟现实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网冠科技,3dmax 9.0中文版基础培训百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ds max8 立体造型触类旁通百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dmax基础建模网络教程
实验一3Dmax基本体及扩展基本体的使用
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并练习3dmax各种基本操作
熟悉并练习3dmax标准基本体的使用
熟悉并练习3dmax扩展基本体的使用
实验内容
认识3DS MAX 的工作界面。
熟悉3DS max现成的三维物体
标准基本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环、茶壶、圆锥体、几何球体、管状体、四棱锥、平面。
扩展基本体:异面体、切角长方体、油罐,纺锤,油桶、球棱柱、环形波,软管,环形结、切角圆柱体、胶囊、L-Ext , C-Ext、棱柱。
应用工具栏、命令面板、视图控制区。
工具栏
选择工具 移动工具 渲染
命令面板:
创建面板:用于创建对象。
修改面板:对已创建的对象进行修改。
视图控制区
缩放单个视图、缩放所有视图、显示全部、所有视图显示全部。
放大框选区域、平移视图、视图旋转、单屏显示。
小技巧
shift+移动————复制
视图的切换
P —————透视图(Perspective)
F —————前视图(Front)
T ————— 顶视图(Top)
L —————左视图(Left)
F9 ————渲染上一个视图
Shift+Q——渲染当前视图
W——移动
单位设置:[自定义]→[单位设置]
实验步骤
使用标准基本体制作凉亭
在标准基本体中选择Box按钮,在界面上画出长方形立方体:
适当的调整 立方体的高度,并制作凉亭的的四根柱子:
用切角圆柱来制作柱子并利用复制来复制4根同样的柱子:
制作凉亭的屋顶:利用圆锥然后设置圆锥的边数即可:
使用扩展基本体制作沙发:
利用切角长方体制作沙发的靠背
利用复制关系复制出其他切角长方体,并适当的调整的他们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还有切角:
使用扩展基本体制作凉亭:
在样条曲线中选中线条并画出碗的边缘图形,注意调整轴心位置
选中需要调整的顶点集,调整位置,右键点击平滑
再选中车削命令:
实验二 3Dmax 二维转三维,布尔运算、放样
实验目的及要求
练习二维物体转化为三维物体的文字、轮廓、倒角、可渲染样条线等
练习布尔运算
练习样条线的修改
实验内容
二维图形
线、圆形、弧、多边形、文本、截面、
矩形、椭圆形、圆环、星形、螺旋线
线的控制
修改面板: 可对线进行“移动”、“删除”等操作。
线条顶点的四种状态:Bezier角点、Bezier、角点、光滑。(如果控制杆不能动,按F8键)
编辑样条线:[修改器]—[面片/ 样条线编辑]—[编辑样条线],其作用是对除了“线”以外的其它二维图形进行修改。
线的修改面板
步数 :控制线的分段数,即“圆滑度”。
轮廓:将当前曲线按偏移数值复制出另外一条曲线,形成双线轮廓,如果曲线不是闭合的,则在加轮廓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