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的研究》
工作报告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马震圣 江志祥
2016.6.16
2014年6月,我校承担了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专家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小学科学课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课。科学课的实验一般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但实际上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其一,一部分学生拿到实验器材后就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根本没心思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不明白为什么实验,怎样实验,不关心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只图动手快乐;一部分学生把实验器材当玩具,偷偷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有的学生干脆频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别的小组“助阵”;另一部分同学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看别人做,也懒得发表自己的观点。
其二,传统教育模式的科学实验探究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实验的发生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忽视对学生实验探究的培养。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因而造成了学生对实验探究学习的兴趣不高,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改变现状,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教学路子?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合作学习研究”的实验研究,使科学实验探究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严格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成立了以马震圣、江志祥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确保了课题的研究质量。另外因为课题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我课题组能跨越地域局限,经常跨学校上课、听课、研讨,有时甚至进行网络远程研讨。
(二)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我校是一所有着5000多学生的大型小学,班级多,教师多,为课题实验提供了充分的研究资源。依托学校的各种教学研究活动,我们积极探索科学课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两年来,围绕本课题开展了区内专题研讨活动有10余次,每位课题组成员均执教了1-2节研讨课,部分老师带着本课题执教了南通市级的公开课,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观摩公开课的同行都纷纷表示,由于教师课堂教学引导到位,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教师培训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借助于开发区教研室教研员的工作,经常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其他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同时,努力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二年时间里,我们紧紧围绕“小学科学课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一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1.实验课中建立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在实验与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中的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找到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在科学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科学课中的合作学习研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训练学生科学实验合作学习中的合作技能。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参与实验,讨论、表达、倾听等形式来开展,为了提高科学实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学习中合作技能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多得多。
2.紧紧抓住课堂是实施科学实验课中合作学习教育这个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