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家风》读后感.pdf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1
又到生日,妈妈送我的礼物是一套《中国好家风》全集。
读这本书,就像是听一位智者向你讲述一个个动人的家风故
事,当读到“谦逊温和的李文靖公”时,我懂得一个令人敬佩的
人,善不是靠拳头或暴力来制止他人。而是用“温和”这剂良药。
“温和”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善良的郭翻”时,无论是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还
是主动帮助陌生人,无不体现他的高尚。古人云:爱人者,人恒
爱之。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她言传身教的助人为乐让我学到很
多。因为行善,我也很快乐。“善良”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唐太宗教子敬师”时,他不仅恭敬自持,还教导子
女待人恭敬,尊师敬师。在生活中,我偶尔会因为老师的惩罚觉
得委屈和不公,但妈妈说:“这都是“爱”,因为爱才有要求,
有期待,真正爱你的人会因你的退步而焦虑,因你的进步而高兴,
于是我渐渐释然,也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恭敬”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宋太祖教女知俭朴”时,赵匡胤身为大宋开国皇帝,
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富贵之后不忘本,心系百姓,不失为一代
明君。生活中,我们应学习这种节俭,不要大手大脚。“节俭”
是一种家风。
当我读到这儿,我想到我的家风,从小妈妈就教导我要温和
待人,尊老爱幼,礼貌谦让,勤俭节约,她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的影响着我。好家风成就了中国这个古老伟大的民族,它是我们
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品格高尚、诚实守信、
无私奉献,为“大家”——国家奉献的人!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2
读了好书,就像吃了蜜一样甜;读了好书,就感觉世界美景
都聚集在眼前;读了好书,不管过多久,内容都记忆犹新。《中
国好家风》就是这样一本充满魅力的好书。
书中讲述了许多贤人的故事。无论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舍
命救友的张进之,还是聪明机灵的`王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中国好家风》把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写得生动传神、活灵活现,
同时传达了仁义礼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神童”项橐。
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圣人孔子,他俩就开始了提问比
赛。结果项橐轻松胜出,成为了“圣公”。
项橐人小鬼大,聪明伶俐,他不惧权威,巧言善辩,令人啧
啧称赞的原因是他平时总爱问为什么,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
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绩守信求责》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皇普绩念书的地方规定,违反规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课后,
皇普绩和表哥们一起下象棋,都没有做作业。放学后表哥们都挨
了板子,惩罚他们的外公不忍心对皇普绩下手,最后皇普绩让表
哥们打了自己板子。
开始我不理解皇普绩的行为,但听了他一席话后,不禁感叹:
皇普绩是一个多么守信的人啊!
正如书中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个家庭所承袭
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会风
气、国家建设的大事”。《中国好家风》一书传承了中国博大精
深、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传统文化,并记录下了古人们的高
尚品质。我们要好好学习这些优良家风,代代相传,才能把优秀
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3
家风是每个家庭的风格;家风能将我们指引到正确的方向;
家风是每个家庭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家风就会影响到整个家庭
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行为的德行传承。所以家风是特别重要的,
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将每个家庭的家风好好传承下去。
中国好家风分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三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忠孝廉耻勇”中的“孝”和“廉”。
说起“孝”,现在的人都认为就是帮长辈或爸爸妈妈倒倒水,
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时候的“孝”比这强多了。这本书里有一则
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叫“陆绩怀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陆绩小小
年纪就知道要知恩图报,就将柑橘带回家中,给家中吃不到的母
亲品尝。他的孝心,着实令人称赞,敬佩。我们要让孝道在我
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
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们,真正的孝心永远体现在平日的生活
里,表现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洁、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让我难以忘记,
名字叫“吴隐之不惧贪泉”。故事中的吴隐之之所以敢于饮贪泉
之水,这是出于对自己廉洁奉公的自信。当然他也是说到做到,
清廉自律,为其他官员们做了一个表率。吴隐之即使在自己生活
清苦的情况下,也不忘廉洁奉公,不贪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