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0920生理学第7版-细胞.ppt

发布:2018-05-03约4.64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动转运 (三)动作电位的传播 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特点 动作电位: 全或无 不衰减性扩布 不总和,呈脉冲式发放 有不应期 局部电位 等级性 电紧张性扩布(衰减) 可总和 无不应期 兴奋 excitation 可兴奋细胞 excitable cell 兴奋性 excitability mV 0 RP 阈电位 引起细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进而爆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 当刺激持续时间恒定和足够时,能引起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简称阈值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刺激 阈上刺激 阈刺激 阈下刺激 产生动作电位的条件:膜去极化达阈电位 mV 0 RP 阈刺激 阈上刺激 阈电位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阈下刺激 mV 0 RP 阈刺激 阈上刺激 阈电位 mV 0 RP 阈电位 阈下刺激 兴奋 excitation 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局部兴奋 local exication 局部反应 local response 局部电位 local potential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mV 0 RP 阈电位 阈下刺激P1 P2 mV 0 RP mV 0 RP P3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局部兴奋: 局部兴奋: mV 0 RP 阈电位 阈下刺激P1 P2 mV 0 mV 0 P3 RP RP P 总和 等级性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时间性总和 temporal summation 空间性总和 spatial summation 阈上刺激 阈刺激 阈下刺激 细胞膜去极化到达阈电位水平 AP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膜未达阈电位水平 局部电位 总和 mV 0 RP 刺激 阈电位 引起细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进而爆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动作电位的特征:“全或无” 钠离子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RP,极化 K+外流,EK+ 去极相 Na+内流 AP幅值 复极相 K+外流 与动作电位爆发有关的Na+通道的功能特点: 其功能状态有3种: 备用(关闭)、激活、失活。 是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 在RP水平,处于备用(关闭)状态,可被激活而开放。 令其大量开放的“电压钥匙”即阈电位 激活开放后很快失活,需复活至备用状态才能被再次激活。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阳极 (入膜电流) →超极化 阴极 (出膜电流) →去极化 Outside insi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刺激 (三)动作电位的传播 Outside insi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局部电流 local current 无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三)动作电位的传播 跳跃式传导 saltatory conduction 有髓鞘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局部电流 local current 无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三)动作电位的传播 兴奋传导的基本特征 完整性 双向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 不衰减性 神经与肌肉的一般生理 基本机制:局部电流 (三)动作电位的传播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mV 0 RP 阈电位 兴奋 性 excitability 阈强度∝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五、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 刺激 活的细胞或组织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阈强度 静息电位水平 阈电位水平 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 五、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 * * Human physiology 教师:刘莉洁 Tel :细胞的基本功能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转运过程不需细胞耗能 动力:物质跨膜电化学势 转运方向:顺电化学势 (被动转运) 转运过程需要细胞耗能 转运方向:逆电化学势 通道介导 载体介导 二、物质的跨膜转运 原发性~ 继发性~ 出胞和入胞 刺 激 stimulation 3个参数:强度、持续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强度 时间 t1 p1 t2 p2 t3 p3 阈强度(阈值) ∝兴奋性 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与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阈刺激 Threshold stimulus 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细胞的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