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细胞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 肌肉几乎占人体重量的一半 肌肉是如何收缩的? 骨骼肌是随意肌,受意识控制。 骨骼肌的收缩过程: 1.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2.兴奋-收缩耦联 3.肌丝滑行 总的说来,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为: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 接头前膜去极化 → 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 钙离子进入前膜→ 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 乙酰胆碱激活后膜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 →终板膜对钠离子、钾离子通透性增高→ 钠离子内流(占主要)和钾离子外流 → 终板膜去极化 ,称为终板电位→ 电紧张性扩布至临近肌膜→达阈电位→ 肌细胞膜动作电位 案例 43岁男性农民.晚12时20分由亲友抬入急诊科就诊,患者于当日下午1-6时均在果园喷洒对硫磷(一种剧毒有机邻杀虫药)晚8时左右,感觉困倦,进食较平时少,在随后看电视时感觉图象不清楚(家人感觉清楚),大约10时,感觉头痛,眼痛,和腹痛,随之呕吐,全身出汗,家人不明白患者说话的意思而送其入院。 根据患者有杀虫药接触史,烦躁不安和吐词不清,呼出气有浓烈的大蒜味和大汗淋漓等,医生考虑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立即将患者已被汗液浸透的衣物脱去,给予适量的氯磷定和阿托品以及补液处理,并用肥皂液清洗患者的皮肤和毛发。 进一步检查见瞳孔呈针尖样改变,两嘴角不时有唾液流出,呼吸频率32次/分,心率128次/分,血压158/92mmHg,血胆碱酯酶活力42%。 诊断: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问题和思考: 1.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出现上述功能活动改变的机制是什么? 2.作为医生,面对中毒的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3.有机磷中毒仅用阿托品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案例 23岁女大学生,近来感觉全身乏力和易疲劳,甚至梳头也感觉到吃力,不时有眼睑下垂,上楼梯时几次跌倒在地,这些症状休息后可缓解.检查发现,血中抗胆碱能受体抗体数量增多,重复刺激运动神经元时骨骼肌的反应下降.使用新斯的明治疗后肌力恢复。 诊断:重症肌无力。 问题和思考 1.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2.根据临床检查分析患者肌无力的原因? 3.为什么新斯的明能恢复肌力? 提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了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使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门控通道数量不足或功能障碍.虽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数量并未减少,但乙酰胆碱不能与运动终板上受损的乙酰胆碱门控通道结合,因而影响神经-肌接头的信号传递,导致严重的肌肉无力。 临床上主要有眼肌型和全身型两类。眼肌型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可出现眼睑下垂、斜视、复试;全身型除眼肌麻痹外,可有其它部位肌无力,如声音减低、嘶哑,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四肢乏力等。 新斯的明是一种抗胆碱酯酶药,可延长乙酰胆碱的作用时间。 问题: 肌肉系统 人体肌肉系统是一个以柔韧和弹性制胜的“作战部队”,它拥有656个战士,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这个作战部队的主力是骨骼肌,除此之外,还有两支举足轻重的“后台部队:平滑肌和心肌。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骨骼肌,先看看我们江大”山东二哥”健美的照片,在惊叹人体之美的同时,你想不想知道这结实饱满的肌肉内部怎么组成以及如何运动的呢? 骨骼肌就像一股粗电缆,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大量成束的细电缆——肌束。肌束由几个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而长,就像棉花的纤维,叫肌纤维。每条肌纤维由一束束更细的电线肌原纤维组成。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重复排列的横纹,因此骨骼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横纹肌。 神经系统是人体各种活动的司令部,躯体运动也不例外。骨骼肌纤维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相互配合,完成神经系统发出的各种指令,其中的每一个骨骼肌都至少归属一条神经的管辖。其实,神经传来的命令远不会象人类实战那么复杂。一般情况下,它只会告诉肌肉收缩还是舒张。 由兴奋-收缩耦联机制可知: 1.肌管系统是横纹肌细胞实现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结构,横管与纵管相接触的部位(即三联管)是实现兴奋-收缩耦联的 关键部位。 2.兴奋-收缩耦联将肌肉兴奋(电)和收缩(机械)联系起来,其中心环节是胞质中钙离子浓度的迅速改变,胞质中游离的钙离子是介导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子。 从肌丝滑行学说可知: 1.横纹肌细胞收缩的基本单位是肌小节 2.横纹肌细胞收缩是通过粗细肌丝相互滑行实现的,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是肌丝滑行的动力。 3.肌肉收缩的实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