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消化道疾病-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7-06-12约1.28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卧位小肠扩张,怀疑远端梗阻,造影示结肠小,充盈缺损,伴穿孔(造影剂漏出)胎粪性肠梗阻 2天婴儿小肠扩张,疑远端梗阻,造影见充盈缺损,符合胎粪性肠梗阻(小左结肠)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最常见于早产婴儿,也见于围生期窒息儿 进展较快 基本发展过程:正常肠气影-伸展扩张肠袢-肠壁积气-肝门积气及气腹 X线表现下腹部增厚肠壁内气体呈线样 广泛的肠壁积气 肝门及肠壁积气 开封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儿童消化道常见疾病 食道闭锁和食管气管瘘 胃扭转 幽门肥厚性狭窄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 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 先天性肠回转不良 小肠闭锁和狭窄 先天性巨结肠 胎粪性肠梗阻 坏死性小肠炎 医用硫酸钡悬浊液 水溶性碘对比剂 适用于新生儿或重症患儿,防止误吸 食道闭锁 多能通过产前超声诊断 鼻胃管多不能通过 新生儿X线胸片可见食管陷凹充气 一般上消造影确诊 有时合并气管食管瘘 根据畸形的解剖关系可分为5型: Ⅰ型 Ⅱ型 Ⅲ型约占85% Ⅳ型 Ⅴ型 食道近端闭锁 远端与气管相通 胃肠造影的阳性率较低 建议CT扫描 新生儿常见 呕吐为主要症状 分为三型:器官轴型 ,网膜轴型,混合型 可伴发其它畸形 通过体位疗法,多可 以自愈,伴畸形者需 手术 网膜轴型胃扭转,诊断时应注意新生儿水平横胃与胃扭转的区别,通常照腹部立位 胃扭转 新生儿常见呕吐原因之一 一般2周后出现,进行性加重,非胆汁 原因是幽门环肌肥厚、增生 腹平片见胃扩张,蠕动强(毛毛虫样),滞留液多,肠气较少 典型影像变现为线样征,双轨征,双肩征等 男 3周 出生后呕吐渐加重5天 双肩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 常见于年长儿童,伴近期体重下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第三段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最适宜:近一半十二指肠近端扩张;对比剂难通过第三段,往返蠕动;对比剂停留处见直线压迫 女12岁呕吐伴体重下降,造影剂突然中断,进一步CT检查示十二指肠上动脉压迫 生后呕吐,无缓解 多伴有胆汁 典型X线表现:立位 片见双泡征,三泡征 双泡征 发生在胚胎5—10周,中场自脐部向外突出,随腹腔增大突出的小肠还纳腹腔并逆时针旋转270度,若小肠未还纳、还纳的小肠未旋转、旋转角度异常导致回转不良。 呕吐胆汁或咖啡样物,症状可间断反复出现 可分为先天性脐膨出、中场未旋转、肠回转不良 由胚胎期小肠空化不全或孕期缺血、炎症导致 生后不久腹胀、呕吐、无正常大便 可分为高位闭锁和低位闭锁。高位闭锁呕吐重,腹胀较轻;低位闭锁腹胀较重,呕吐较轻,症状出现稍晚 十二指肠闭锁 空肠闭锁 由于先天性常闭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所致肠道发育畸形 本病男孩较多,有胎便排出延迟史 主要症状便秘、腹胀和呕吐 钡灌肠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根据病理分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 根据痉挛段范围分常见型,短段型,长段型,全结肠型,超短段型,全肠型 婴儿,排便不畅,造影检查直肠狭窄、痉挛,边缘毛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