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_超额_货币需求_稳健货币政策分析报告中的两个理论问题.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理世界》( 月刊)
2002 年第 6 期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
———稳健货币政策分析报告中的两个理论问题
□郭 浩
2002 年 2 月 26 日, 人民银行公布了稳健货币政策有关问题分析报告 , 论述了稳健货币政
策由来 、内涵 、实施效果及取向 , 并对当前金融运行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报告的第
一部分是为什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 第一条理由就是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 。1978~
( ) ( )
1999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 P 年均增长 9. 7 % ,零售物价年均上涨 6. 2 % ,广义货币 M 2
年均增长 23. 6 % , 贷款年均增长 20. 6 % , 广义货币年均增长比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高出
( ) ( )
7. 7 个百分点 。由于货币供应量多年高速增长 , 广义货币量 M 2 与国内生产总值现价 GD P
的比值呈连续上升趋势 。M 2 与 GD P 之比, 1998 年为 1. 3 1 , 1999 年为 1. 46 ,2000 年为 1. 52 ,其
比例高居世界各国前列 。
2 月 28 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 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统计 ,全年国
内生产总值为 95933 亿元 , 按可比价格计算 , 比上年增长 7. 3 %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
( )
上年上涨 0. 7 % ;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 2 余额为 158302 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14 . 4 % 。计算
( )
下来 , 仍然有广义货币年均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 , 广义货币量 M 2 与国内生产
( ) ( )
总值现价 GD P 的比值继续上升 ,达到 1. 65 见图 1 。如何解释我国的这一货币现象 ,是一个
重要的货币理论问题 。
一 、中国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 · ·
这个问题和一个有争议但却广为流传的公式“M = Y + P ”有关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
问题 ,有必要回顾一下货币需求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
60 年代初 , 我国的银行工作者根据对多年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
析 , 提出了 “1 ∶8”公
式 。具体含义是 , 每 8
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
1 元人民币实现其流
通 , 算式是 : 社会商品
零售额/ 流通中货币
( )
量 现金 。如果按这
个算式计算的值为 8 ,
则货 币发行量适度 ,
商品流通正常 。在银
行工作实践中 , “1 ∶
8”用于衡量货币流通
- 19 -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