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机械通气幻灯.ppt

发布:2017-03-18约2.3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创机械通气 汇报人:李昌莲 指导老师:阮霞 2016-7-28 无创机械通气的概述 1 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 2 无创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3 4 小结 概述 机械通气: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使用器械(主要为呼吸机)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无创机械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NPPV)和胸外负压等。 NPPV:包括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和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 O2 CO2 呼吸机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 ?目的: ?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 ?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减轻病人的呼吸作功和氧耗 ?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back 使用 呼吸衰竭: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早期干预 急性加重期COPD:伴中度呼酸(PH7.25~7.35) 稳定期COPD:呼吸困难、缺氧 其他:心源性水肿、呼吸睡眠暂停、肺间质纤维化等 (一)适应症: ① 心跳或呼吸停止 ② 自主呼吸微弱、处于昏迷 ③ 误吸高危者 ④ 上呼吸道梗阻 ⑤ 颈部和面部创伤/烧伤/畸形 ⑥ 严重低氧血症(PaO2 45mmHg)和严重酸中毒(pH≤7.20) (二)绝对禁忌症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未引流的气胸 近期面部、颈部、口腔、咽腔、食管和胃部手术 严重感染 气道分泌物多或排痰困难 病人明显不合作或季度紧张 (三)相对禁忌症 安装连接螺纹管及湿化器 → 连接电源线、氧气源 → 检查并确认湿化器内水量足够 → 检查病人的上气道情况并选择适当的鼻罩或鼻面罩 → 按下开关开机,确认机器运行正常 → 向病人解释治疗的意义及配合方法 → 初步设定通气参数,通过控制面板旋钮设置通气模式、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呼气相气道正压(EPAP)、通气频率、氧浓度等参数 → 连接鼻罩或鼻面罩,以头带固定于患者面部 → 调节头带松紧以消除鼻罩或鼻面罩漏气 → 通气 → 观察疗效 → 1小时后做动脉血气分析检查 → 再次调节呼吸机参数 (四)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流程 通气模式: 1 CPAP(持续气道正压):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均保持正压,患者完成全部的呼吸功。 适用对象:通气功能正常的低氧患者。 功能:防止气道和肺泡的萎缩,增加肺泡内压和功能残气量,增加氧合,改善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功。 2 BiPAP(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给予两种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高压力水平(Phigh)和低压力水平(Plow)之间定时切换。 功能:从Phigh切换到Plow时,增加呼出气量,改善肺泡通气。 常用参数设置: 潮气量(VT):6~12ml/kg 呼吸频率:16~30次/分 吸气流量:峰值40~60L/min 吸气时间:0·8~1·2S 吸气压力(iPAP):10~25cmH2O 呼气末正压(PEEP):初设5cmH2O 气道正压(CPAP):6~10cmH2O 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治疗的作用和目的 连接和拆除的方法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和感觉 NPPV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指导病人有规律的呼吸,与呼吸机协调 鼓励病人主动排痰并指导排痰的方法 嘱咐病人,若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一)病人教育:取得配合,提高依从性 负压的调节 分泌物的观察 (二)连接方法的选择:提高病人耐受性 人机连接方法:鼻罩、口鼻面罩、全面罩、比囊管和接口器等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喜好、口腔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三)密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观察治疗效果 治疗有效的表现:气促改善、呼吸频率减慢、辅助呼吸肌运动减少、反常呼吸消失、血氧饱和度增加、心率改善、血气分析PaO2、pH和PaCO2改善。 无创机械通气的常见问题及相应措施 口咽干燥:鼻罩经口漏气 减少经口漏气 定时饮水(2500L-3000L) 使用加温湿化器 罩压伤:鼻梁皮肤损伤 鼻梁处贴保护膜 选择合适的罩(大小形状) 固定位置良好,松紧适中 治疗过程中可间歇松开罩 胃胀气:主要由于反复吞气或上气道内压力超过食 管贲门括约肌的张力,使气直接进入胃内所致。 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吸气压力( 25cmH2o) 少说话,使用胃肠动力药 胃肠减压 误吸:可造成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避免饱餐后立即无创通气 协助取半卧位 遵医嘱使用促胃动力药物 排痰障碍:多见于咳嗽排痰能力较差的病人 鼓励病人定时主动排痰 必要时,吸痰后再行NPPV治疗 不耐受:病人自觉NPPV治疗造成不适 原因 处理 面罩不合适 换 连机顺序错 面罩→ 调机→ 连接 同步性差 减少漏气;CPAP 恐惧 劝;站在身边 参数设置不合理 低压力,Ramp 气道的护理原则 及时湿化 保持通畅 防止感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