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3-31约2.0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其次节交通运输布局变更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育学生用所学的地理学问发觉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点:培育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驾驭学问的技能。

解决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与探究对比法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缺勤登记:

【板书设计】

其次节交通运输布局变更的影响

其次节交通运输布局变更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二、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3.交通线路的变更与集镇的旺盛或衰落。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复习5.1节重要内容导入新课。

分析图5.5和图5.6,引导学生得出交通对城市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多沿交通干线(铁路、马路、河道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如,“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

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如筑波市。

2.交通运输布局变更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⑴主要交通线的变更和发展,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更。

走访当地有关部门,或者访问长辈,了解历史上当地交通运输布局发生过哪些变更,对本市或本县的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提示:(1)、结合福州本地状况从铁路、国道和高速马路建成对本地聚落形态的影响。

走访当地有关部门,或者访问长辈,了解历史上当地交通运输布局发生过哪些变更,对本市或本县的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

提示:(1)、结合福州本地状况从铁路、国道和高速马路建成对本地聚落形态的影响。

(2)、对福州将来聚落形态的发展做简洁的预料。

老师展示福州平面图和福州城市发展历史等资料。

学生分组探讨回答。

老师总结。

⑵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化。

例:扬州、济宁等运输河城市发展的历史。

案例2、通过这个案例,应驾驭以下问题

了解嘉兴城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状况,真正理解嘉兴聚落形态的变更的缘由,培育学生学以至用的实力和综合分析和探究的实力。

二、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从教材84页图5.8及图5.9可看出:山区商业网点密度要少于平原地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缘由分析: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有,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⑴布局原则:许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缘由: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⑵布局位置: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马路沿线。

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更亲密相关(图5.10)。

案例3通过这个案例,应留意了解以下问题

北京的商业中心分布和变更大致分三个阶段:钟鼓楼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

画一幅所在城市平面图,在图上标出新型商业场所的分布,并分析这些商业场所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以麦当劳、国美电器商场、列东百货作为案例分析)老师展示三明列东麦当劳区位图,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另外2个例子。

画一幅所在城市平面图,在图上标出新型商业场所的分布,并分析这些商业场所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以麦当劳、国美电器商场、列东百货作为案例分析)

老师展示三明列东麦当劳区位图,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另外2个例子。

学生1展示国美电器商场区位图,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

学生2展示列东百货区位图,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

老师总结。

城市交通干线形态变更紧密联系。

3.交通线路的变更与集镇的旺盛或衰落。

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长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逝,商业渐渐衰落。

例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课堂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交通布局变更带来的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请同学们将今日所学的学问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能对本地区的交通发展带来的变更有所了解,为今后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作业设计】

(1)课后活动第2题

(2)精析精练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