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道管理与呼吸机的使用.ppt

发布:2024-01-11约5.48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气囊充气检测方法指示气囊感觉法气囊压力表检测法第23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气囊充气量最小漏气技术气囊充气后,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方法:是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听其漏气声。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然后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听到漏气声为止。优点:预防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缺点: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几率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声为止优点:可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一般充气不超过8~10ml第24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气囊放气吗?★目前研究:气囊不需要定时放气定时检测气囊压力,每4~6小时保持适当的压力水平★传统观点:每4~6小时气囊放气5~10分钟第25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气囊放气后,1h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气囊放气5min就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常规的定时放气-充气往往使医务人员忽视充气容积或压力的调整,反而易出现充气过多或过高的情况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为重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第26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气道的加温湿化气道管理中为什么要重视气道湿化:气体湿化不足可以引起:

1.破坏气道纤毛和粘液腺

2.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

3.基膜破坏

4.气管、支气管粘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

5.细胞脱落

6.粘膜溃疡

7.气道损伤后反应性充血

最终导致粘膜纤毛清除功能受损,小气道塌陷,肺不张。损伤的程度与无湿化气体通气时间成正比。

第27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常用湿化装置

1气泡式湿化器2人工鼻保水程度过滤功能3主动加热湿化器湿化的温度:31°C—37°C湿化液:蒸馏水(严格监测湿化的温度和准确使用湿化液)第28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加热湿化器将无菌水加热,产生水蒸汽,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从而达到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的目的。现代呼吸机上多装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其湿化效率受到吸入气的量、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等因素的影响。第29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气道的加温湿化不主张用——气管内直接滴入或泵入盐水进行湿化。原因:造成插管内壁上的细菌移位未加温分布不均易造成患者呛咳,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增高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第30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判断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1.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无痰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2.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有痰痂或粘液块咯出),吸引困难.发绀加重;听诊气道内干鸣音(加强湿化)3.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病人烦躁不安,发绀加重(调整湿化方式)第31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湿化的副作用

当然,湿化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1.吸入气温度:低于30℃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高于40℃也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气道灼伤、体温增加、出汙、呼吸加速2.干稠分泌物湿化后膨胀3.加热湿化时冷凝水的处理(导致呼吸机假触发,导致人机对抗,增加呼吸作功)4.感染(空气中的细菌微粒进入引起呼吸道的感染。尽管湿化有这些副作用,但是,我们在工作中只要作好湿化的监测和护理,这些副作用是可以避免发生的)。第32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方法吸痰气流冲击法(简易呼吸器)第33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吸痰的相关问题所有气管插管所有带胃管病人床头抬高30°如无禁忌所有机械通气者第34页,讲稿共55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溜。Ⅱ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