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道管理与呼吸机的使用.ppt

发布:2019-01-19约6.78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气道管理与呼吸机的使用 内 容: 正常气道的解剖及功能 人工气道的建立 气道管理: 1. 保持气道封闭 ※ 人工气道位置的确认与固定 ※ 气囊管理 2. 气道的加温湿化 3. 分泌物的排除 ※ 吸痰的相关问题 ※ 辅助排痰的方法 4. 呼吸机相关肺(VAP)的预防 呼吸机的使用 呼吸系统的器官 气体的通道 鼻 咽 喉 气管 气体交换场所 支气管 肺 人工气道的建立 人工气道:当患者自身气道不能行使其正 常功能时,即需要建立人工气 道。 主要目的:1. 维持气道的开放状态 2. 促进痰液引流 3. 进行正压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的建立的利弊 利:直接进入下气道 ※引流分泌物 ※观察气道病变 ※呼吸机辅助通气,保障有效通气 弊:绕过上气道 ※破坏气道保护能力 ※破坏气道自净能力 人工气道的种类 按建立途径 咽部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气管内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咽部气道 口咽气道 经口置入患者咽部的人工气道,放于舌底后方且恰于会厌上方。 ※主要作用: 预防舌后坠 避免舌头咬伤 与气管插管连用,起到牙垫 ※最好用于无意识患者 口咽通气管的结构 主要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度三部分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1.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2.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3.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口咽通气管的放置技巧 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插入或撤出,一定要耐心说服,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合作 操作中重视与患者交流,按照正确步骤放置,吸痰时注意鼓励患者做咳痰动作 放置成功后,妥善固定好,以免脱出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要点 气管插管I:\气管插管3D动画(国外) 人工气道位置的确定 气道内? 看:呼气时人工气道内有白雾形成 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肤色、腹部变化 听:双肺呼吸音、胃部有无气过水声 主气道内? 双肺呼吸幅度、呼吸音是否一致 主气道内的位置? ——隆突上方2—3cm 一般估计:经口插管(22±2)cm 经鼻插管(27±2)cm 儿 童 12 ±(年龄/2) cm 金标准:气管镜、胸片 插管后位置监测 记录插管外露长度: 经口插管时应从门齿测量,经鼻插管应从外鼻孔测量,经口插管外露过长时,为减少死腔量,可适当剪掉外露的插管,保持外露在5~7cm为宜。 固定及测量: 固定好插管位置,外露长度应班班交接,并测量记录,以防止插管滑入右或左主支气管内,造成单侧通气过度致气胸,另一侧肺通气不足导致肺不张。 气管插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 保持气管内导管的合适位置 过紧:皮肤红、肿、破皮或压迫性溃疡 过松:脱管 常用的固定方法 胶布固定法、绳带固定法 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 封闭气道 使插管与气管之间的气道保持封闭状态。 防止漏气,保障有效通气(保证潮气量的给入) 防止口腔、消化道分泌物误吸 气囊压力要求 最适宜的压力:25~30cmH2O(1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