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PPT-冠状动脉造影.ppt

发布:2017-01-24约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造影可以明确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病变的位置,长度,直径和病变的形状; 2、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存在与否以及狭窄的严重程度,狭窄病变的特点(包括动脉内壁脂肪的沉积,血栓形成,内膜撕裂,痉挛或心肌桥); 3、冠脉血流的评价; 4、还包括对冠脉侧枝血管存在与否及其程度的评价. 但是冠脉造影只能提供关于管腔狭窄的信息,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确立冠状动脉疾患诊断为目的 1、不典型胸痛如胸痛综合征、上腹部症状包括胃、食道症状,临床上难以与心绞痛进行鉴别,为明确诊断者; 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无创性检查如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显像等提示心肌缺血改变者; 3、无创性检查如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及心肌核素显像等提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而无临床症状者; 4、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 5、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进行鉴别; 6、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激光、旋切、旋磨或PCI等)或CABG术后反复发作的难以控制的心绞痛; 7、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保需要; 8、非冠状动脉病变如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1)风湿性心瓣膜病欲行瓣膜置换术前,且年龄40岁或有胸痛症状者; 2)老年性心瓣膜病换瓣手术前; 3)心室壁瘤手术前; 4)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术前; 5)先天性心脏病行矫正手术前,尤其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转位等可能合并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者; 6)其它非心血管疾病 肿瘤或胸腹部大手术前须排外冠状动脉病变,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评价左心室功能。 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或评价治疗效果为目的 1、稳定型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端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属高危组,需冠脉评价,尽早干预; 4、急性心肌梗死:因病情重,死亡率高,一般不宜常规进行冠脉造影,但以下情况可行急诊冠脉造影: 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病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导致心源性休克或急性泵衰竭,经积极内科治疗无好转,需行急诊手术治疗; 梗死后心绞痛,经积极内科治疗不能控制; 冠脉内溶栓治疗者; 静脉溶栓失败,胸痛症状持续不缓解; 溶栓治疗有禁忌症者; 静脉溶栓成功后再闭塞或心肌梗死后早期(2周内)症状复发者。 5、陈旧性心肌梗死(OMI) OMI伴新近发生心绞痛,经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 OMI伴心功能不全,临床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提示室壁瘤形成者; OMI伴乳头肌功能障碍者; OMI无创检查提示与原梗死部位无关的缺血改变者; OMI为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性质如范围、部位及程度。 6、其它 高龄患者如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等,为明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患及选择治疗方案时。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 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 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出血性疾病如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病人身体状况不能接受和耐受该项检查者 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 其它原因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准备 1、术前必需设备: 心电和压力监护系统 急救设备:除颤器 术前接通电源处于工作状态;呼吸复苏设备;供氧系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 临时心脏起搏器: 特别术前有明显缓慢型心律失常,如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功能减退及急性下壁心梗,需准备心脏临时起搏器。 各种急救药品 2、完善术前各种辅助检查: 血、尿、粪便常规检查和术前检查; 血生化全套了解肝肾功能、血糖及电解质、血糖、血脂; 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 心脏彩超 胸片 3、术前讨论:依据病人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对冠脉病变作出评价,同时对造影剂的选择、用量、术中可能出现问题及术前药物准备等予以评估和落实 4、术前应认真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食物、药物,尤其是碘和造影剂过敏史、皮肤过敏及支气管哮喘等病史 5.术前用药 5.1. 抗血小板药物 : 阿司匹林能减少介入治疗后心脏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一般建议剂量是100~300mg/d,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