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研专业课]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件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发布:2018-05-19约7.39千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 如图13-6所示,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同比例减少(由于“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 距的曲线。 图13-6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 函数的解释 2.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这种理论认为,个人是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以便在他们整个一生中实现消费的最优配置,从而将储蓄看成是个人想为年老时消费做准备的愿望的结果。按照该理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 (1)长期 由于寿命期内的消费等于寿命期内的收入,同时每一时期的消费 又相等,于是每一时期消 费×寿命=年收入×工作年限,即: 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 得到每年的计划消费, 即有: 其中, 表示工作年限, 表示生活年数, 表示每年收入水平。可以看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 。 (2)短期 假定消费者在某一时点 ,拥有财富量为 其在 时点以后的工作期 年内的收入为 。此时,他预期还要过 年,因此,此人在 时点以后寿命期内可能的消费为: 根据公式,每一时期的消费等于: 令 , 则上述公式可以写成: 从中可以知道,参数 为实际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是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工作收入的比例。 3.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也称为持久性收入理论,由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决定。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按照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与永久收入成比例,即: 式中, 表示永久(可支配)收入,对应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c 。假设只考虑两期,则永久收入可表示为: 其中, 为权数( ), 和 分别表示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将上式代入 可得: 可得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长期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得出的结论是:暂时性收入变化对消费没有实质性影响,只有永久收入变化才对消费有实质性影响。同样的,暂时性税收变化对消费没有实质性影响,只有永久税收政策调整才对消费有实质性影响。 上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有联系也有区别。 就区别而言,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 就联系而言,不管二者强调重点有何差别,它们都体现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因而在如下几点上都是相同的: (1)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 (2)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 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接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 (3)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五、国民收入的决定 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两部门经济中,不存在政府部门,也不存在国外部门。由于不存在政府部门,因此可支配收入 。 总支出 ,结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可得: 解得:均衡产出水平 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所谓三部门经济,即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入政府部门,需考虑政府购买、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政府行为因素。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税收包括两种:一种是定量税,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另一种是比例所得税,税收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政府购买与转移支付一般为某一确定的值,是个外生变量。 (1)征收定量税 假定投资为 ,政府支出为 ,税收为 ,转移支付为 。消费决定于可支配收入,则有: 因此有: 利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