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资料-高鸿业宏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剖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点这里,看更多 HYPERLINK /jingjixue/ 经济学资料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 HYPERLINK / 经济学考研辅导资料
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经济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
第2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综述】
凯恩斯是按三个假设条件、均衡产出原则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在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时,也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是先讨论一个社会只包括两个部门,然后再延伸到三部门、四部门时的情况;二是论及一些经济变量时,先着重讨论某一变量(C),假定其它变量(I)为既定。以后再逐步延伸到多个变量。
【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
【本章框架】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的含义以及各种乘数
节俭的悖论
消费函数
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复习笔记】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简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
社会产出水平究竟是由社会总需求还是社会总供给能力决定,这实际上是从凯恩斯开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和新古典传统经济学的分水岭。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生产和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的理论。
1、短期分析假设前提
(1)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
生产能力闲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即存在着失业;二是厂房、机器等资本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开工率的不足。
(2)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价格机制是一种僵化的,不易变动的机制,即存在着价格刚性。价格刚想表现为两方面:
= 1 \* GB3 ①在劳动力市场,即使存在失业,工资也不会下降;
= 2 \* GB3 ②在产品市场,即使存在生产过剩,物价也不会下降。
(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之下总供给是无限的
反映在图表上,体现为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其经济含义为由于存在闲置资源,在固定的价格水平下,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
(4)由于总供给无限,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
在短期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产量由总需求决定,是就非充分就业而言的,而非充分就业是一种通常的状态。
2、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产出食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在两部门经济中,即经济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以表示为 y=c+i。其中c和i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时,经济社会达到均衡。在这个模型当中,存活在调整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非计划存货投资是一种产量调节机制,而不是古典学派强调的价格调节机制。
图1 收入等于支出
3、投资等于储蓄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投资,即E=c+i
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y=c+s
而E=y,所以投资等于储蓄,即i=s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与前面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是两回事。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
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保持不变,所以消费数量是收入水平的函数。消费函数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用公式表示:,写成微分形式:
从几何上看,MPC是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且0MPC1。
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用公式表示:。
A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APC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此时产生储蓄;APC=1,收入等于消费,储蓄为零;APC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