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区关爱流动人口子女 面向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服务与研究.doc

发布:2017-01-09约5.04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区关爱流动人口子女 面向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服务与研究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面向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服务与研究”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面向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服务与研究 ——以南京市秦淮区响水桥社区流动人口子女 为服务与研究对象 吕斌 等 实践团队于2011年4月参与南京协作者组织的“南京协作者青年志愿者培训——服务项目展示答辩会”,并成功立项“健康成长,快乐你我——响水桥社区流动人口子女课余生活成长小组”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这次志愿服务过程中,团队致力于为城市社区的流动儿童提供专业服务,致力于对流动儿童服务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致力于呼吁社会关注流动儿童,呼吁社区为流动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现将近一年的服务与研究进行总结,形成实践报告。 一、课题背景 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人,在这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随迁子女。这1400万流动儿童需要社会的关爱,他们渴望教育的平等、快乐的童年,渴望融入新的社区和城市生活。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第二大城市,现有外来人口300多万人,跟随打工父母来宁的流动儿童亦是一个庞大的人群。 响水桥社区地处南京市秦淮区红花街道,虽不在主城区但交通便利,聚居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形成“城中村”现象。这些流动人口的孩子年龄跨度很大,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升入中学的青少年,尤其是在这年龄段中的小学生,他们跟随父母来宁不久,在不了解所在的社区,不熟悉身边的邻居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学校学习。他们在生活习惯、语言行为、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同龄的城市孩子显示出较大差距。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参与志愿活动,实践团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里流动儿童中的小学一、二、三年级同学。我们的服务团队采取服务性研究,以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的方式介入,与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合作,运用专业技巧服务流动儿童。 二、课题简介 我们的实践团队以南京市秦淮区响水桥社区流动人口子女为服务和研究对象,采用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的形式,通过游戏、体育活动、学习辅导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活动,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鼓励他们发掘自身特长,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融入同辈群体和城市生活。 通过实践团队的努力,以小组工作的形式将孩子们组织起来,改变他们课余时间无所事事的现状,丰富响水桥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课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