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流动人口生活方式研究(总).doc

发布:2017-01-24约2.6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流动人口生活方式研究 以 宜 宾 高 客 站 旁 补 漏 帮 为 例 小组成员:曾 莉 李胜兰 刘思岚 何 丹 何小宇 张梅媛 目 录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4 三、社会对补漏帮的关注度 5 四、形成“补漏帮”的原因 6 五、“补漏帮”基本生活方式 7 1、“根据地” 7 2、基本设施 7 3、基本生活资源 7 4、生活和娱乐 8 六、影响补漏工生活方式的因素 8 (一)、宏观方面 8 1、地理环境 8 2、文化传统 9 3、国家政策 9 4、思想意识 9 5、社会心理 10 (二)、微观方面 10 1、工作情况 10 2、经济收入 11 3、消费水平 11 4、家庭结构 11 5、人际关系 11 6、教育程度 12 7、闲暇时间占有量 12 七、问题分析 13 (一)、自身困境 13 1、生活上的不方便 13 2、工作的辛苦 13 3、外界的排斥 13 4、无赖的顾客 14 5、收入不稳定 14 6、生意困境 14 (二)、给外界带来的困境 15 1、影响城市卫生 15 2、职业道德受质疑 15 (三)、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 16 八、解决措施 16 1、对于职业道德问题 16 2、对城市卫生影响的问题 16 3、影响城市正常秩序的问题 16 4、面对无赖的顾客 17 5、关于生意不稳定方面的问题 17 九、反思 17 城市流动人口生活方式研究 ——以宜宾高客站旁“补漏帮”为例 小组成员:曾莉 李胜兰 刘思岚 何丹 何小宇 张梅媛 摘要:城市“补漏车”群体这个被网友称为“城市吉普赛人”的城市流动人群,他们有着游牧一样不固定的居住方式,他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方式都是怎样的?他们的为什么选择从事这样一份工作,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在工作过程和生活中各种问题和困境都有些什么?本文就通过深入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对这个群体和这些问题做一个解读。 关键词:补漏车 城市流动人口 生活方式 一、研究背景 城市流动人口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模式,生活保障,及其衍生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等都是社会各界极其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在这些城市流动人口中,又有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城市吉普赛人”——安徽补漏帮,并且他们的城市生活方式极具特色。 在四川省宜宾学院A区后门,就聚集着这样一群安徽补漏帮,每当清晨与傍晚,出入学校后门,便会看到以车为家的补漏工,作为为城市服务的的特殊流动人群,却是从未真正融入城市的边缘群体他们有自己的车,但生活并不富裕他们像吉普赛人一样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城市,以家庭或以村落为单位但他们借以谋生的手艺不是杂耍或者贩卖物品,而是补一辆辆五菱或者长安牌的微型面包车,既是起居的家,也是做生意的门面,还是他们的车间。 表1:“ 补漏车”网络新闻年份统计 报道年份 报道次数 百分比 2007 1 1.18% 2008 1 1.18% 2009 18 21.18% 2010 20 23.53% 2011 23 27.06% 2012 22 25.88% 从整体上来说来网络新闻对补漏工的关注持续呈增长态势关注度达到25%以上,说明社会媒体关注度在逐年不断增高,特别是09年关注度骤然比08年高了20个百分点。补漏工人群不断壮大,遍布各大小城市,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增加,造成个社会网络的更多关注。 表2 :发表“ 补漏车”新闻排名前18的网络报纸出处分析表 网络 次数 网络 次数 新浪 11 中国日报 2 网易新闻网 10 贵州都市报 2 四川在线 6 腾讯网 2 金华新闻网 6 华西都市报 2 和讯网 5 南昌新闻网 2 东莞阳光网 4 热线房产网 2 楚网 3 中国宁波网 2 海南在线 3 图读湛江 2 中国工控 2 中国宁波网 2 据表统计,新浪和网易新闻是发表报道篇数最多的,其次是四川在线和金华新闻,其他的就关注很少了,相对来说大众网络的关注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大众网络提升了人们对该群体的关注度,另一方面说明了在四川和浙江省份的对补漏工关注更多,他们与该省的城市生活联系是比较多的。 四、形成“补漏帮”的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