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重点建设专业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目录
一、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2
二、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2
1. 中职专业课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2
2.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面对专业课程改革采取的对策3
3.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开发总体思路3
三、 课程体系开发6
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6
2. 岗位能力需求调研8
3.学习领域分析10
4.课程分析11
5.职业素养分析12
6.建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12
7.课程体系框图33
四、教学进程安排及学时分配35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在中职课程改革研究中,其目标定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它直
接关系到课程结构、专业口径、乃至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等问题。应
当说,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吻合的。通
过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就业弹
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
的建议》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
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
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
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
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
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出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在其
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由此
可见,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型、综合型“通才”是世界职业
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
为培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促
进产学结合,加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积
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与企业
的优势,实行行业、企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深度合作。将“顶
岗实习”和“订单”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构
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立行业、企业、学校三
方合作的人才评价机制。
1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一、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当前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
系观,朝“能力本位”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观。具体是: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
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 .注重人文与技术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
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
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
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实现“双证书”制度。
4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
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二、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课程体系结构分三个层次,一是体现在课程计划方案中的专业定
向结构.它反映在一定的学制年限内,学生所面对的专业变化和专业
方向的选择;二是指课程中不同性质和不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