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m3高炉工艺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炼铁工艺及设备
1 高炉主要工艺设计及布置
高炉主要工艺参数
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指标 备 注 1 高炉内容积 m3 3836 工作容积3275m3 2 高炉平均内容积利用系数 t/(m3*d) 2.2 工作容积利用系数2.6 3 平均日产量Pa t/d 8438 国内计算的系数2.294 P100 t/d 8611 4 燃料比 kg/t 500 5 焦比 kg/t 300 6 煤比 kg/t 200 能力220kg/t 7 作业率 % 0.98 8 风温 oC 1250 最高风温1300oC 9 鼓风流量 Nm3/min 6578 充风量800Nm3/min 10 鼓风压力 MPa 0.43 11 富氧率 % 3 能力4.0% 12 渣量 kg/t 240 13 炉顶压力 MPa 0.25 最高炉顶压力0.25MPa 14 炉顶温度 oC 220 15 煤气发生量 Nm3/h 520222 能力650000Nm3/h 16 矿石比 kg/t 1585 17 熟料率 % 80 18 烧结矿率 % 70 19 球团矿率 % 10 20 精块矿率 % 20 21 石灰石 kg/t 5 22 硅石 kg/t 5 23 年产生铁量 t/y 3080000 24 高炉寿命 y 15 主要工艺流程
图1 高炉的主要工艺流程
原燃料质量要求
烧结矿质量要求
烧结矿质量要求见表2
表2 烧结矿质量要求
项 目 单 位 数 值 T.Fe % 57 铁份波动 % +0.5 FeO % 5~7 SiO2 % 5.0~6.0 Al2O3 % 1.5 CaO/SiO2 1.55~1.75 转鼓指数T.I(10mm) % 65 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mm) % 40 粒度范围 mm 5~50 其中:5mm % 5 球团矿质量要求
球团矿质量要求见表3。
表3 球团矿质量要求
项 目 单 位 数 值 T.Fe % 65 铁份波动 % +0.5 FeO % 3~6 常温抗压强度 N/个球 2000 转鼓指数T.I(1mm) % 5 膨胀率 % 16 粒度范围 Mm 8~16 其中:5mm % 5 块矿质量要求
块矿质量要求见表4。
表4 块矿质量要求
项 目 单 位 数 值 T.Fe % 65 铁份波动 % +0.5 Al2O3 % 1.0 粒度范围 mm 8~25 其中:25mm % 5 5mm % 5 焦炭质量要求
焦炭质量要求见表5。
表5 焦炭质量要求
项 目 单 位 数 值 灰份 % 12 硫 % 0.6 转鼓指数 M40 % 80 M10 % 8 粒度范围 mm 25~75 其中:25mm % 5 75mm % 5 锰矿质量要求
含锰量 15~25%。
入炉硫量
指标: 3kg/t-p,最大 4.0kg/t-p。
生铁质量
生铁的大致成份见表6。
表6 生铁成份
指 标 数 值 C 4.0~4.5% Si 0.4~0.7% Mn 0.4% S 0.04% P 0.10% 铁水温度 1450oC
高炉车间工艺布置
高炉车间采用半岛式布置。
原、燃料由胶带运输机送到高炉车间,分别装入矿、焦槽贮存。矿、焦槽布置在90o方向,由胶带运输机将原、燃料运到高炉炉顶。热风炉布置在0o方向。出铁场两个分别布置在布置在90o和270o方向。采用矩形双出铁场。两个出铁场不对称布置,其中一个出铁场布置两个出铁口,设四条混铁车停放线;另一侧设一个出铁口,设两条混铁车停放线。高炉设一套INBA法冲水渣装置,每个出铁场设一个干渣坑。热风炉设4座外燃式热风炉。除尘器布置在高炉与热风炉之间。除尘器灰由汽车运出车间。
矿、焦槽及上料
2.1 矿槽及焦槽
高炉设两排矿槽,烧结矿槽6个,球团矿槽3个,精块矿槽3个杂矿槽4个。矿槽贮存时间为8~12h。矿槽下设称量漏斗,矿石经称量后由胶带运输机运送到集中漏斗。矿石集中胶带运输机宽度1.6m,带速2.0m/s。设矿石集中漏斗2个,容积能满足最大矿批的要求。
高炉设一排焦槽,焦槽6个,贮存时间约6h。焦炭由焦炭胶带运输机运输至集中称量漏斗称量。焦炭胶带运输机的宽度为1.4m,带速2.0m/s。设焦炭称量漏斗2个,能满足最大焦炭批重的要求。
烧结矿和焦炭在槽下过筛后入炉。
矿石经矿石集中漏斗及焦炭经焦炭称量漏斗转运到高炉上料胶带运输机上,装入高炉。
2.2上料胶带运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