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角与探索性问题(2种考法)原卷版.pdf
重难点08空间角与探索性问题(2种考法)
【目录】
考法1:空间角问题
考法2:探索性问题
Q二、命题规律与备考策略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三步曲
QB)。[即依据定义作平行线,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
即证明作出的角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需‘三民夜序由相由而£而甚电向南京薪始
或直角,则它就是要的角,如果出的角是钝:
、角,则它的补角才是要的角;
2.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关键
作出这个平面的垂线进而斜线和射影所成角即为所,有时当垂线较为难找时也可以借助于三棱锥的等体
积法得垂线长,进而用垂线长比上斜线长可得所成角的正弦值。
3.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常用方法
(1)由定义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2)用三垂线定理找二面角的平面角
(3)找公垂面
(4)划归为分别垂直于二面角的两个面的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4.用坐标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
(D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分别出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坐标;
(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
(4)结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利用向量法求两平面夹角的步骤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分别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
(3)两个法向量的夹角;
(4)法向量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两平面的夹角(不大于90°的角)
6.探某些点的具体位置,使得线面满足平行或垂直关系,是一类逆向思维的题目。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先假设存在,再去推理,下结论;二是运用推理证明计算得出结论,或先利用条件特例得出结论,然后
再根据条件给出证明或计算。
[关键技巧》空间向量适合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它无需进行复杂的作图、结论、推理,只需
要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解题时,把要成立的结论当作条件,据此列方程或方程组,把“是否存在”问题
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的解”等,能更简单、有效地解决问题,应善于运用这一方法
解题。
a二或方法
考法1:空间角问题
1.2(023・上海青浦・统考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4c中,底面ASC是等腰直角三角,
AC=BC=AA=2,。为侧棱AA的中点.
i
⑴证:平面ACCM;
2()二面角B.-CD-C,的正弦值.
2.2(023・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ZZMS=60°,对角线AC与
8。相交于点O,POl^ABCD,PB与底面ABC。所成的角为60。,E是P8的中点.
B
⑴求异面直线DE与执所成角的大小(结果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2()证明:OE〃平面丛。,并求点E到平面出。的距离.
3.2(023•上海闵行•统考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2C。中,底面ABC。为矩形,尸。回平面A8CD,
PD=AD=2,AB=4,点E在线段A8上,S.BE=^-AB.
⑴求证:CEB平面PBZ);
⑵求二面角P—CE—A的余弦值.
4.2(023•上海黄浦・上海市敬业中学校考三模)已知,正三棱柱ABC-4旦G中,AA=2,AC=1,延长CB
1
至。,使CB=3D.
⑴求证:CA1DA;
⑵求平面B.AO与平面AOC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5.2(023•上海闵行•上海市七宝中学校考二模)已知正方体ABC。-AAGR,点£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