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3-26约6.9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阅读文章,把握文章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 2.掌握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先抑后扬的写作要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情节和人物;掌握写作要领 三.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2.检查预习。 3.自主学习 问题: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哪些事情,为何要如此安排布局? 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4.研读课文,合作研讨 长妈妈为“我”做了许多事情,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出长妈妈是怎样的人?我对长妈妈的态度有何变化?(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明确:迷信,饶舌多事,不拘小节,真诚善良,关爱孩子的劳动妇女形象。 明确: 迷信——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饶舌多事——第3段中背地里说人长短,“切切察察”“低声絮说”等词语可以看出;不拘小节——睡觉摆“大”字;关爱孩子——第8段中“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伸出”“按”“惶急”等词语写出了阿长希望我得到祝福的急切心理;真诚善良——第22段、23段、24段、25段中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23段中“高兴地说道”神态描写,写出了阿长因“我”有所帮助而喜悦的心情,体现了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全体都震悚起来”说明我被她的举动而感动,写出了我的惊喜之情。 态度变化:厌恶(“我”主观地认为是长妈妈害死了隐鼠;她喜欢切切察察,我不大佩服,有点讨厌她;她睡相难看,摆“大”字占空间;总是让我遵守一些烦琐的规矩)——空前敬意(她读书不多,粗俗,但是能讲许多有趣的故事)——产生新的敬意(她为我买来《山海经》这一套书,让我对她心怀感激)——怀念和敬重(最后一段中,长妈妈辞于人世后,希望她的魂灵安好) 5.成果展示。(一个小组分配好任务,每一个人说长妈妈的一个性格特点。另一个小组分析态度变化) 6.教师总结及评研 我们通过文章中所叙述的若干事情,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个迷信,饶舌多事,不拘小节,真诚善良,关爱孩子的劳动妇女形象。长妈妈她不是一个下人,而是我永远尊重的长辈,“我”从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身上感受到了无私的爱。 第 二 课 时 导入 我们总是能从鲁迅的文章中得到写作的启示,就这篇文章,我们得到怎样的写作方法呢? 写法启示【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问题:请简要概述文章的写作特点。 明确:先抑后扬——先写对长妈妈的厌恶,再随着情节的发展,慢慢地感受到长妈妈的朴实的品质,最后对她产生敬意,前后形成反差,让文章更有张力,给读者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瞬间就高大起来。详略有致——鲁迅在写长妈妈时既有简笔,又有繁笔。写“厌恶”时略写她的啰嗦和对我的管制,以及长妈妈所教的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详写她的睡相和过年的“规矩”;写“敬意”时,主要详写为我买《山海经》的事情。详略得当,让人读来错落有致,使人物更加丰满起来。抓住细节——文章中的外貌描写写出了长妈妈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妇女,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她的各种形象。使人物跃然纸上,活灵活现。 成果展示 (学生将总结出来的写作特点板书在黑板上,教师补充) 写作小练 请你也用细节描写写一个人物,200字左右,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200字左右,完成在综合本上。 习作展示 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两篇好文,全班进行展示。 学生评价 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