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课件教学.ppt

发布:2018-04-24约1.6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刺 今义: 古义: 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 A.从反面讽刺 B.含蓄地嘲讽 C.从正面说服 D.委婉地规劝 D 昳    窥   间进 期年   燕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yì kuī jiàn jī bàng jī zhāo cháo yān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朝 吾孰与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 孰 早晨 朝廷 泛指公共场合 朝见 谁,哪一个 同“熟”,仔细 一字多义 通假字 今齐地方千里  古: 土地方圆   今:  某区域、地区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斜体字 1、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旦日 4、明日 5、闻寡人之耳者 认为……美 偏爱 确实 使……听到 第二天 又过了一天 一、重点词句解释: 昳丽: 服: 窥镜: 旦日: 不若: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 美我: 私: 光艳美丽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第二天 不如 仔细地看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 认为我美 照镜子 动词,偏爱 诚知: 皆以美于徐公: 地方: 左右: 蔽甚矣: 善: 面刺: 谤讥: 市朝: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期年: 确实知道 都认为比徐公美 土地方圆 蒙蔽很深了 好 当面指责 批评议论 公共场合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很多 有时候,偶尔有人进谏 满一年 近臣 二、词类活用现象 1、朝服衣冠。 服:名词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我)美。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寡人之耳)闻。 三.一词多义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2. 时时间进 又何间焉 3. 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 (早晨) (朝庭) (间或,偶然,) (参与) (以…….为美) (漂亮好看) (偏爱) (私情) (朝见)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 仔细) 6、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上等) (送上,进献) 7、乃下令 受下赏 (颁布,下达) (下等) 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 (及,比的上) (像,如) 9、邹忌修八尺有余 欲有求于我也 通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与“无”相对 ( ) ↓ 邹忌讽谏 ↓ 齐王纳谏 ↓ ( ) 讽谏原因 纳谏结果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他悟出了直言不易的道理,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皆以美于徐公 妻私臣 妾畏臣 客求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求王 王之蔽甚矣 (生活小事) (国家大事) 类比推理 设喻说理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 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一是以亲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美我的原因是因为私、畏、有求于我。二把家事和国事类比,拿齐王所处的位置同自己做比较,指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最后得出结论:“王之弊甚矣。”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