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2017年电大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2-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B 6.D 7.B 8.D 9.D 10.C
多项选择题
ABD 2.ACD 3.ABCD 4.ABCD 5.CD 6.AD 7.ABC 8.ABCD 9.ABD 10.ABCD
名词解释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
公平就业指所有的人都有以业绩、能力和潜力为基础去工作和发展的权利。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简答题
为什么说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关于劳动法基本原则内容学界还存在争议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法有三个基本原则即社会正义原则、劳动自由原则和三方合作原则”。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劳动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和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第三种观点认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以下各项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等在此 采第三种观点进行分析
劳动法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被确立为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表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事劳动既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又是履行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义务。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这我国《劳动法》第1条就明确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宗旨说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落实宪法中的规定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到全面、平等的保护。
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原则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亦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社会形式说明劳动法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法因此其应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已任。
简述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有哪些
答就业问题关系到所有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促进就业和治理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这不公是社会国际的共识也是世界各国政府执政的重要目标在我国更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就业促进法》对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八个方面
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2、制定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3、推进公平就业 4、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5、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6、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7、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8、发挥社会各方面促进就业的作用
论述题 试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1、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有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被确立为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表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事劳动既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又是履行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义务。
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这一基本原则体现在我国《宪法》第二章的一系列规定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更是在第一条就明确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宗旨在我国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落实宪法中的规定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平等的保护。
3、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劳动法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法主体利益包括国家的利益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劳动才的利益劳动法主体平衡就是要求尽量实现这三方利益的平衡。
案例分析
张某于2006年7月份被某食品机械厂招为全民合同制工人担任厂部技术科化验员。??张某不服诉至区人民法院。
试分析 1、张某与某食品机械厂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工作时间是否有效
2、张某与某食品机械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答1、张某与某食品机械厂关于工作时间的约定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属无效条款
《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修改为“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在案中劳动合同约定“每周5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时间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所以属于无效条款。
我国《劳动法》第18条第2款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