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与PLC技术》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片机与PLC技术》课程标准
(60学时+2w)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电气控制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模块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本课程以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作为前期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使用PLC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方法,并为后续的较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对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框架,注重实用、够用的原则,对于较难理解和掌握的PLC内部结构、组成原理,不作详细讲解,以实际的PLC应用项目作为本课程讲解的主线,突出系统的构建、指令的运用、程序的设计和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优化,注重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应用PL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各项目的学习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精选PLC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应用实例作为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选用的项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详实。将PLC的常用指令分解到各个项目中去,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的指令、编程方法、控制系统构建、硬件接线方法、系统调试运行和优化等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学习、训练和具体操作,掌握典型PLC指令的功能、格式基本用法,了解和掌握PLC系统的结构、地址分配、程序设计以及每个应用项目的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理论学习的效率,而且便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程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PLC的基础知识,掌握PLC的指令系统编程方法系统。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内容标准
项目名称 一、PLC的认识 参考学时 8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 1.说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现状、发展状态及应用领域;
2.说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类、功能特点、主要性能指标;
2.说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系统;
3.解释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及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4.列举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 1.识别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配件,辨认其基本结构;
2.熟练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源线的连接、I/O电路的接线,熟练进行可编程控制器与其他配件的安装。 素质 1.培养学习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
3.形成科学的态度。 相关知识
及拓展 1.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状况;
2.电子计算机的知识;
3.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连接。 考核评价 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
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
项目名称 二、PLC编程元件和基本逻辑指令 参考学时 16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 1.说出所学PLC指令的功能、格式、用法、注意事项;
2.总结电机的PLC控制特点;
3.能够归纳出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构建、编程和调试的一般方法。 能力 1.能对电机的点动及自锁的PLC控制电路进行正确的分析,确定PLC的I/O分配;
2.能绘制电动机的PLC控制电路图;
3.能完成PLC控制电路的接线安装;
4.能按照控制要求编写控制程序;
5.能根据基本指令编写相应的梯形图程序;
6.能够熟练把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
7.能够将程序输入PLC;
8.能完成PLC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和分析。 素质 1.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2.培养学习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
4.形成科学的态度。
5.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6.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 相关知识
及拓展 1.电动机的知识;
2.电动机的传统控制方法;
3.电动机的PLC控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操作训练 任务- 电动机点动和自锁的PLC控制 任务二 两盏灯的单独控制及总停止 任务三 七段数码管的简单显示 考核评价 1.教师的考核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