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4年,面对国内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消费品市场增势趋缓等各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以及全县在一季度经济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严峻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力落实经济的发展举措,有效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28亿元,增长6.3%,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4.58亿元,增长19.9%,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74亿元,增长7.4%,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全年经济发展呈现低开稳走运行态势。一季度增长7.0%,二季度增长12.4%,三季度增长12.5%,预计四季度增长12.2%。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1:34.9:35.0调整为29:36.9:34.1。非公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7.1%,比上年提高个0.9百分点。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05亿元,增长6.1%。全年共完成粮食总播种面积67.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5.2万吨,比上年增0.1万吨,增长0.74%。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县累计发展油茶2.45万亩、八角0.75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7万亩,产量157.5万吨。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累计肥猪出栏62.6万头,增长7.4%;肉牛出栏12.8万头,增长3.8%;羊出栏2.8万只,增长14.8%;家禽出栏263.4万只,增长5.8%;年末29.2万头(匹),增长2.1%;猪存栏42万头,增长4.6%;全年肉类总产量6.2吨,增长2.1%,其中猪肉产量4.4万吨,增长3.8%。水产养殖发展势头较好,全县水产品产量1.3万吨,增长30%。
2014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7.52亿元,增长21.6%。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19.2%,其中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23.0%。从各季度规上工业增长情况看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一季度增长8.8%,二季度增长12.4%,三季度增长23.5%,四季度增长23%,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9%,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1%,拉动全县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
97369万度,比上年增长46.9%;原煤完成128.8万吨,增长7.9%;水泥累计完成10.65万吨,增长71.2%;铁矿石原矿完成28.7万吨,增长28.9%;锰铁合金完成4.17万吨,增长24.1%;红砖完成152393万块,增长45.9%;中成药完成318.4吨,增长30.6%;成品糖26.1万吨,增长5.2%;冷冻水产品5720吨;自来水生产量完成420.5万立方,增长10.4%。“一降”黄金完成111.6千克,下降18.3%;
2014年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29亿元,增长38.2%。从重点行业看:房地产完成投资7.13元,增长3.2倍;非电工业完成投资3.84亿元,下降59.7%;农业水利投资2.78亿元,增长8.7%;交通投资23.01亿元,增长1.7倍;电力投资1.4亿元,下降 57.4%。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为1.26亿元,下降77.7%,第二产业投资为5.25亿元,下降59.1%,第三产业投资52.78亿元,增长1.2倍。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3.9万平方米,增长103%。2014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6亿元,同比增长21.2%,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
201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总额34.79亿元,比去年增长12.9%。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消费趋于同步,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17.5亿元,增长12.9%;乡村17.29亿元,增长12.9%。分行业来看,餐饮收入实现零售额7.71亿元,同比增长15.9%,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27.08亿元,增长12.0%。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2.4亿元,增长14.8%;非公有经济32.39亿元,增长12.7%。
2014年全县实现边境贸易总额6.35亿元,同比增长17.4%。2014年未,全县统计在册招商引资项目61个,新增20个,协议总投资124亿元136。实际到位资金36.04亿元27.91,增长29.1%,其中:省外实际到位资金23.03亿元17.45,增长31.9%;省内州外到位资金13.01亿元10.45,增长24.5%。
2014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