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尝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尝试 西南林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狄光智 主要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问题 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问题 1.1 社会发展,计算机普及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问题 1.2 学校不重视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问题 1.3 学院、任课教师、学生不重视 教师重专业、轻公共 课程内容与中内容重合,学生不重视 主要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问题 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2.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2.1 计算机基础问卷调查 毕业中学类型 2.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最早接触计算机的时间 2.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自认为掌握最好的计算机技能(排名前五) 2.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是否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2.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 2.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上课情况 2.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上课内容 2.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2.2 入学摸底考试 2.3 结论 大学新生普遍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有条件进行分级教学 计信学院招收的学生与其它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差不大 主要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问题 普通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调查情况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1 课程定位 是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第一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及信息素养,是一种通识性、素养性课程,而不是流行软件产品的使用培训课程。 计算思维是计算机的思维和应用计算机的思维。计算思维的培养是贯穿在授课内容的各章中的,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部分。 从思维而非细节的角度,使学生对计算机本身及其应用方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理解。为其今后的创新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2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2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2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2 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 与理论教学配合,技能训练为主 实验指导书尽可能详尽,实验课教师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讲解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2 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2 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2 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3 分类教学 按该专业后续计算机课程设置情况分类 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常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有: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基础 原则上,后面要单独开课的则只作简单介绍,考试时也不作要求 艺术、体育类学生单独处理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3 分类教学 A类: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三个模块均需按要求讲授 B类:三个模块均可只作简单介绍 C类:数据库模块可只作简单介绍 D类:程序设计模块可只作简单介绍 E类:程序设计、数据库模块可只作简单介绍 F类:程序设计、网络模块可只作简单介绍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4 分层次教学 对计信学院2012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分层次教学试点 按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分为为A、B两个层次,A层次一个班,B层次两个班 B班学生按正常进度授课 A班学生则灵活处理:操作技能部分略讲,思维训练和深入介绍的部分更多,上机要求更多。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5 考试方式 模块一:操作题(50%) 中英文打字:10% Windows操作:5% Word操作:15% Excel操作:15% PowerPoint操作:5% 模块二:客观题(50%) 重点为不能考查操作题的部分 且按教学内容不同,考察的章节内容也不同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6 试验结果 《大基》学情调查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6 试验结果 《大基》学情调查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6 试验结果 《大基》学情调查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6 试验结果 《大基》学情调查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6 试验结果 《大基》学情调查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6 试验结果 《大基》学情调查 3.《大基与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情况 3.6 试验结果 《大基》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