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科学第08册导学教案.doc

发布:2017-09-12约3.05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电 第一课时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的: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 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富兰克林的故事 D、关与电的科学家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 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 全班交流。 三、总结。 第二课时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探究过程。 1、 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材料。 ?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 说说电线的特点; ?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2、 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 说出判断的理由。 ? 分别试着连一连。 ?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 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3、交流 ?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 有什么新的问题? 三、总结。 四、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目的: 1、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小灯泡发亮; 3、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 4、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使用灯座让小电灯亮起来。 教学难点: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小灯座、电池盒; 活动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一个、电线4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并且电流在小灯泡里怎样流的。 (1) 请一学生到前面来,用1根导线、1个电池,点亮小灯泡。 (2) 发现问题:一个人操作很难。 (3) 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来。 (4) 出示电池盒、小灯座。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的? 二、探究过程: 1、学习使用灯座的小电灯。 (1)观察材料。 ? 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 ? 观察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连接电路。 ? 在电池盒两端的弹簧夹上接电线并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 ? 把小灯泡连接在小灯座上。 ? 用电池盒与小灯座组建一个电路。并且说说电是怎样流的? (3)画简单的电路图。 ? 能不能更简单的方法表示电路。 ? 把简单的电路图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2、 点亮更多的灯泡。 ? 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个一个、电线4根。 ? 小组讨论: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事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 ? 要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