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13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生发中心在抗原刺激后产生 在生发中心,B细胞继续分化发育, 抗原受体的编辑:Ig重链与轻链基因再次重排,去除自身应答性B细胞 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高频突变发生于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细胞 Ig类别转换:在抗原诱导下产生,并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 记忆B细胞的产生:生发中心存活下来的细胞,一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另一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 (一)活化信号1 (抗原识别信号) * BCR特异性结合抗原的B细胞表位; *共受体:CD21/CD19/CD81识别抗原分子上的C3d; * Igα/Igβ:信号转导; (二)活化信号2 (共刺激信号) *初始Th的激活:APC(DC)向初始CD4+T细胞提供双信号及 CK,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效应Th细胞; * B细胞递呈抗原:B细胞通过BCR摄取抗原,处理成肽,与MHC II 分子结合成复合物,递呈给抗原特异性Th细胞; * 效应Th细胞与B细胞的特异性结合:Th细胞的TCR识别B细胞递 呈的抗原,Th-B细胞特异性结合; *共刺激信号:活化Th细胞的CD40L与B细胞的CD40结合,向B 细胞提供共刺激信号; (三)细胞因子 IL-1/APC、 IL-4/Th促进B细胞活化。 抗体分子的类别转换 m d g3 V J g3 D V J D Primary transcript V-D-J m mRNA Primary transcript V-D-J g3 mRNA m d Lost genes IgM maturation IgG IgG IgM primary antigen secondary antigen antibody response primary response secondaryresponse time (Class-switching) Th B7 MHC-II TCR CD4 ICAM LFA-1 APC Th Th B CD40L CD40 分泌细胞因子 Th B B B Th 细胞活化、增殖 B 细胞扩增 浆细胞 BCR 抗原 TD 抗 原 诱 导 体 液 免 疫 应 答 的 过 程 Bm CD28 effector CD28 B7.1/2 TD -antigen Recognized by B Cells TI抗原 细菌多糖(胞壁或荚膜)、多聚蛋白质、脂多糖 具有高度重复结构 能刺激初始B细胞,而无需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辅助 分为 TI-1和TI-2二类,激活B细胞的机制不同。 TI-2抗原,有多个重复排列的抗原决定簇使受体交联 TI-1抗原是多克隆活化剂 对TI-1Ag的应答 TI-1Ag 多为脂多糖,B细胞丝裂原 高浓度 低浓度 脂多糖受体交联 脂多糖受体与BCR交联 多克隆B激活 特异性B激活 不产生Ig类别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记忆细胞 对TI-2 Ag的应答 细菌胞壁或荚膜多糖 BCR交联 过度 适度 过低 活化 近年发现也需要T辅助,也能产生IgG类抗体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一节 B 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二节 B 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 *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Adaptive immume response: B Cell-mediated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抗原特 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并最终分化为 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存在于体 液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效应作用,此 过程称为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识别的抗原 TD抗原 TI抗原 TD -antigen Recognized by B Cells 成熟的B细胞的BCR中的mIg为 mIgM、mIgD、mIgG、mIgA或mIgE。抗原与mIg的可变区特异结合,产生第一活化信号,但mIg的胞浆区短(3个氨基酸),故不能藉自身把信号转导入胞内。 BCR 是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受体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CR识别抗原的特点: 1、BCR不仅能识别蛋白质抗原,还能识别多肽、核酸、多糖类、脂类和小分子化合物。 2、BCR可特异性识别完整抗原的天然构象,或识别抗原降解所暴露的表位的空间构象。 3、BCR识别的抗原无需经APC的加工和处理,也无MHC限制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