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发布:2025-03-02约2.1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4/NUMPAGES4

《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拓展阅读不同作家创作的《猫》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知了老舍笔下的猫,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围绕猫,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点拨:大猫古怪、小猫淘气。

2.是呀!作者围绕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写出了猫的可爱。大猫的古怪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课件出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它又__________又__________又__________。

它高兴时会__________,不高兴时会__________。

它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

要点: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指名读填好的文字,再齐读。

体会课文用事例表现特点的写法。

过渡:猫的特点很鲜明,它的古怪就体现在它的这些矛盾的行为表现中。老舍先生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这些古怪行为的呢?

二、感悟特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找一找吧。找完之后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一种古怪的表现,另一个同学说出这种表现的事例,然后互换继续练习。比如说一个人说猫很老实,另一个人说出猫老实的具体事例。

全班交流。(请几组同桌练说)

过渡:是呀,猫的这些矛盾的行为正是猫的古怪的体现。

而老舍先生之所以能把猫古怪的性格特点写得那么好,是因为什么呀?(采用总分总结构,结构清晰,善于观察,用事例表现特点。)

三、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老舍先生讨厌猫吗?

2.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至五自然段,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

预设:

①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②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点拨:从“小梅花”中体会到什么?这句话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要点: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把猫的脚印说成小梅花,表达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你想一想你如果在写作业的时候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你的小猫在你的纸上踩几个脏脚印,你心情怎么样?(不高兴)

师:而老舍先生却把这脏脚印比作小梅花,这说明了什么?(老舍对猫非常喜爱)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吧。

师:还有哪些地方,你也感受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③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如果不喜欢猫的人,肯定会把猫的叫声比作噪音,而作者居然能把猫写得如此详细,表现了作者对猫的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

过渡:是呀,多么古怪的猫呀,老舍先生在给我们讲猫的时候就像是给我们讲他的家人,整个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个句子。

3.课件出示三句看似不好的表现,引导讨论: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老舍先生的喜爱之情?

①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②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③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预设关键词:语气词;小梅花、印、藏。

点拨:去掉语气词比较;换词比较。

4.学习明贬实褒。

(1)过渡:有些句子表面是在写猫的不好,实际上表达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这种写法可以叫作“明贬实褒”。

(2)联系生活理解“明贬实褒”。

引导交流:爸爸妈妈有没有用过这种方法说你?比如,小馋虫、小淘气、小坏蛋、小讨厌……

小结:老舍先生用这种明贬实褒的写法,说明他真的喜爱猫,把猫当成了家里的重要一员。

过渡:我们如何表达这种看起来前后矛盾的性格特点?请同学们看到课后小练笔回忆一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看似前后矛盾性格特点的人或者动物。比如说小乌龟既迟钝又敏捷,妈妈既严厉又慈爱,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进行描述,照样子写一段话,表达喜爱之情。

(3)出示例句: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学生自由表达。

三、对比阅读

1请同学们看看不同作家笔下的猫,请你认真观察,同样是写猫,不同的作家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2.小组讨论:夏丏尊、周而复两位作家表达的对猫的喜爱之情和老舍先生的有什么不同?

3.指名交流,随机引导。

预设:

夏丏尊:写外形,写一家人的感受。

周而复:写毛色,写动作、神态。

老舍:用总分总结构,用事例,用明贬实褒的写法。

四、课堂总结

1.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